時間:2022-03-01 02:19:20
序論:速發表網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信息協同工作計劃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中圖分類號:V26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4X(2017)16-0086-01
項目管理是伴隨著建設和大型項目管理的需要而從現代管理科學中分出來的學科,最早出現于20世紀30年代的美國,在上世紀50年代,西方發達工業國家已經基本上將項目管理應用于航空航天、建筑工程或者其他的國防科學研究中。它是一種研究在固定了資金的情況下,如何通過科學決策和管理來實現既定的項目目標的方法。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甘特圖將項目管理應用在軍事工程管理中,再到50年代隨著計算機網絡技術的興起,項目管理經歷了一個跌宕起伏的過程。網絡計劃技術成為現代項目管理的起點,相關研究表明,網絡計劃技術只需要耗費總費用的百分之一,就可以將投資縮短百分之十到百分之十五,相應的項目工期也會縮短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一二十?,F在關鍵路線法、計劃評審技術等已經逐步推廣和使用,成為一種先進的項目管理手段。
1 航空研制產品信息化項目管理的必要性
復雜的航空產品,往往分散在很多單位中進行分離制造,這就導致了其研制周期長、技術難度大、管理困難的問題,僅僅對產品研制的工作內容、研制進度、經費預算和質量管控進行計劃管理,已經不符合先進的管理理念要求,而傳統的通過會議、出差和行文來進行的管理手段也已經較為落后。
隨著全球信息化程度的逐步普及,航空產品研制單位都已經實現了全部工作環節的數字化,但是目前來說,每一個單位之間的數據信息交流很少,項目管理領導無法了解到產品研制的最新消息,存在管理內容不全面、管理手段落后、管理粗放等問題。為此推進項目管理的信息化,將先進的項目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用于航空產品研制的管理中,就可以利用網絡快速傳遞信息數據,實現所有研制單位的有序、快捷交換和處理管理理念,對于研制進度、研制經費、產品質量等數據的管理也更加方便。項目管理I導也可以方便獲得需要的數據,在重要的研制階段做出正確的科學決策,精細管理,提高研制效率,保證航空產品研制任務的保質保量完成。
2 航空研制產品項目管理系統探討
2.1 項目管理
一般來說,是由項目管理領導在航空產品研制項目立項前對項目進行評估和選擇,主要做好技術難度、工作量、經費、實驗設備儀器、材料的采購工作,還包括招標投標工作;立項之后,負責對研制計劃、資源分配、研制進度和產品分析測試的管理,發揮協調組織作用。
2.2 行政管理
信息化的項目管理系統要實現的就是這些繁瑣工作的界面化,使得管理人員不必處理如此復雜的工作,把主要的精力放到航空產品研制的重大決策和科學管理上,提高項目管理水平。
2.3 外部信息交換和信息服務管理
航空產品的研制不僅需要參研部門的參加,還需要與眾多供應商進行合作,所以如何面對客戶,為其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服務,也是項目管理系統必須完成的任務。項目管理系統要實現的功能是在每個合作伙伴需要項目的有關信息的時候,都可以根據自己的權限和密碼來獲取,實現數據信息的及時、有效和安全傳遞,實現和諧合作氛圍的創建。
2.4 工作協調和管理指令
盡管合作伙伴會通過合同、協議和工作計劃來協調工作的開展過程,但是由于不同單位之間管理理念的不同,很多方面都出現了工作不協調的現象,所以項目管理系統應該支持異地不同單位之間的協同工作,通過應用可視化技術、信息傳遞管理技術實現意見的統一,進度的管控和資源的節約。
2.5 實施效果
(1)實行季度計劃按多級組織進行多級協同共享編制的管理模式,各級協同共享編制的管理模式,各級管理人員能夠快速在系統中編制工作計劃并下達給相關人員,有效提高了計劃編制效率。
(2)通過儀表板的方式,為項目各層人員實時提供項目多維綜合管理試圖,實現項目過程可視、動態監控,提高管理效率。
(3)系統設置質量評審節點,確定質量評審交付物,記錄研制過程質量信息,以保障項目交付物質量,提高交付質量。
(4)構建標準化的WBS(工作分解結構)、PBS(產品分解結構)等模板,將項目執行過程產生的工作成果與項目WBS、PBS、任務關聯、實現了項目知識經驗的積累、分享及復用,提高了資源分配合理性。
3 航空研制產品項目管理的實現工具
3.1 工作分解結構(WBS)
WBS是一種廣泛應用于大型工作管理的工具,而航空產品研制本就是一個歷時久、耗資大的工作流程,必須有一個項目管理系統來進行有序管理。所以可以把航空產品的研制過程分解為產品設計、產品試制、產品系統研制集成、關鍵產品試驗、產品使用、關鍵技術攻關和工程管理等多個模塊,然后再細分每一個分解后的工作,經過多級的分解之后,一個大的航空產品研制項目就分解成了一個樹形的結構。
3.2 動態計劃網絡圖
計劃網絡圖是項目管理中的一項重要工具,可是實現工作起始日期、結束日期和研制進度的管理。靜態的計劃網絡圖已經不能滿足當前形勢的需要,利用項目管理平臺提供動態計劃網絡圖,支持工作人員來編制具體的工作計劃、提供每一項工作的網絡圖,在動態的進展中實現進度的動態變化,更加利于對于項目的監控和指揮。
3.3 數據功能
項目管理系統必須實現各個工作環節的數據采集、登記、處理、存儲、查詢和顯示,并根據工作需要把數據變成一份可以傳遞的文件,傳遞給需要的單位或者個人,實現數據的科學統計,合理航空產品研制的項目管理指令。
3.4 協同工作功能
項目管理系統需要實現全部參研單位同時提交數據的同步協同工作或者只允許一方提供數據的異步協同工作。應該根據實際的需要選擇合理的協同方式,可以通過視頻會議系統來完成同步協同工作,利用項目管理系統中的上傳和下載功能、或者電子郵件功能來實現異步協同工作。
綜上所述,如何充分利用項目管理系統,將分散在各個單位的產品信息進行項目管理數據交換,是眾多航空產品研制單位亟需解決的問題。項目管理可以高效組織航空產品的研制工作,及時為項目管理領導提供科學的信息,做出正確的決策,并且通過提供研制情況,協調各種工作手段和措施,保證項目按時完成。在工序繁復的航空產品研制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關鍵詞:大型建設項目;協同工作平臺;組織界面管理
Key words: large-scale construction projects;collaborative working platform;organizations interface management
中圖分類號:TU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4311(2010)20-0068-02
0引言
隨著建設項目的規模越來越大,項目實施過程日益復雜,專業分工越來越細,由于項目各參與方處于不同的組織體系中,就需要對各參與方進行協調、溝通,以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此時如果協調、溝通不良,就會在組織界面上產生大量的問題,進而影響項目管理的效率。在各種約束條件下,如何構建協同工作平臺進行大型建設項目全壽命周期組織界面管理,確保各組織界面的無縫銜接,實現項目管理績效最大化,這是大型建設項目項目管理所面臨的新課題。
1組織界面管理的相關概念
1.1組織界面的形式大型建設項目中的參與方眾多,由于其各自的任務、責任和權利不同,處理問題的方法和程序等也會有所差異,因而會形成相應組織界面。依據組織理論,組織界面分為三個層次,如圖1所示。第一層為組織間界面,研究兩個或以上的組織間關系,如業主與施工單位之間界面1;第二層為組織內部門間界面,研究組織內各職能部門之間的協調關系和聯系方式,如業主中的建設開發總部與品牌營銷總部之間的界面2;第三層為組織內部門內界面,注重對同一個職能內部不同小組之間或任務之間的界面過程,如建設開發總部門內成本管理中心與設計管理中心之間的界面3。
1.2組織界面管理組織界面管理指在建設項目全壽命周期內通過組織之間的界面設計、界面障礙識別、應對等管理措施,實現界面雙方(或多方)之間在工作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等流動之間的協同與集成,界面越來越寬泛、淡化,使各個組織彼此之間形成流動順暢的整體,從而實現工程項目管理績效最大化的管理過程[1]。
2大型建設項目組織界面障礙分析
通過分析大型建設項目管理過程中所出現的不良現象進行分析總結,可以發現信息“粘滯”、目標差異、文化差異等因素是影響組織界面障礙的主要因素[2]。
2.1信息“粘滯”在信息收集、傳遞過程中,信息“粘滯”造成了組織界面雙方的信息不對稱,引發了許多界面矛盾。信息“粘滯”是指由于項目各參與方的偶然遺忘,或認為沒必要向對方提供詳細信息和做必要的解釋,再加上不同的組織一般都對自身領域的信息較為了解和關注、缺乏對其他領域信息的了解愿望和沖動,這就導致了各類信息常?!皽簟庇诒窘M織周圍或組織內部,使下一環節不能得到足夠的信息。依據信息對各組織的重要性,這種信息“粘滯”是造成組織界面障礙的重要原因之一[3]。
2.2目標差異在建設項目的全壽命周期中,從項目策劃到項目結束,涉及的組織主要包括業主、設計單位、施工單位、材料和設備供應商、監理單位及中介咨詢機構、政府行政管理部門等,他們追求不同的利益,各自的管理目標也不盡相同。業主方的目標是如何以最少的投資取得最有效的、滿足功能要求的使用價值;監理單位和中介咨詢機構則需站在客觀公正的角度上,其管理目標是通過履行合同,減少違約風險,獲得相應服務報酬;施工單位、材料和設備供應商與設計單位他們追求的目標是如何在保證業主使用要求的條件下取得最大利潤;政府行政管理部門對建設項目起監督作用,追求建筑產品的質量滿足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各參建單位目標之間的差異和利益之間的紛爭,使得組織間的協同、合作阻力重重。
2.3文化差異文化是社會個體的價值觀、取向等核心理念的集合體。在社會系統中交互的各個主體,不可避免地在其行為、思維方式等方面帶有其文化烙印。不同文化背景給人們塑造了不同的價值觀體系,使得人們在交互過程中對對方的某些行為、舉止和處世方式產生疑惑。如果沒有充分的溝通,就會在彼此的心理上留下陰影,影響彼此的合作關系。知識背景差異和認知差異,從根本上說,都是來源于文化差異。由于文化差異導致的認知差異,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合作中會發現對方忽視的問題,從而造成雙方界面矛盾的產生。所以,文化差異是各種組織界面矛盾的核心來源之一。
3基于協同工作平臺的組織界面管理
協同是指協作方在同一個時空里,具有相同的地位及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彼此同心協力、相互依存、相互配合,共同工作、共同發展的一種關系。最終完成共同任務,實現共同的整體目標。協同的中心目標是“2+2>4”的協同效應,其本質要求是實現系統要素的優勢互補,聚合放大和功能倍增。
大型建設項目的參與方越來越多,迫切需要企業與各參與方及各參與方之間建立起真正的良好合作關系,對工程項目的實施多目標、全過程、各要素的動態協同管理。一方面達到各參與方的目標一致性,實現“雙贏”或“多贏”;另一方面切實提高項目管理的效率,從而使項目順利實施,實現項目的總體目標。因此,建立協同工作平臺進行大型項目組織界面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3.1 協同工作平臺的體系結構本文提出大型建設工程項目界面管理的協同工作平臺體系結構,采用Internet/ Intranet 技術、Web 技術及大量的業界標準,整體分為四大層:應用層、邏輯層、數據層和網絡層(如圖2 所示)。
3.1.1網絡層網絡層是數據通信網絡設施。支持協同工作平臺的網絡通常是異構的,即可以包含多種網絡組網方式、多種網絡接入方式。在實際實施過程當中,應根據各項目參與方現有的網絡設施條件,加以整合優化,以符合系統運行的通信需求,并達到提高效率的效果。
3.1.2 數據層數據層為協同工作平臺提供可共享的、安全可靠的、可控的數據支撐。數據庫是信息門戶信息的數據來源,它收集項目各參與方有關項目管理的各個方面的數據并匯總,然后將這些信息按統一的標準儲存在數據庫中,一旦項目參與方需要,就能以報表的形式展現給需要者,為分析和決策提供依據[4]。
3.1.3 邏輯層邏輯層是協同工作平臺的協同基礎支撐部分,它包括授權管理系統、即時通訊系統、工作管理系統、信息管理系統、文檔管理系統和互信機制系統。邏輯層處理項目組織間的合作關系和組織內各業務部門的協同。
3.1.3.1 授權管理 授權管理在負責基礎數據維護和權限控制的同時,采用集權分權體系對平臺上所有的插件服務進行統一的授權和管理。領導通過IC卡掌握最高管理權限,管理員必須在領導授權的情況下才能對系統數據進行維護;支持IC卡身份認證,通過高強度BSA硬件加密算法確保用戶登錄的安全可靠;支持子系統權限管理,能夠單獨設置授權用戶及權限應用范圍。
3.1.3.2 即時通訊 即時通訊打破了組織的壁壘,讓項目參與方之間能夠直接溝通,是協同工作的橋梁和紐帶,支持一對一、一對多的消息發送、文件發送,無論用戶在線與否,都可以成功接收消息或文件;支持消息廣播、語音通訊和屏幕查看和虛擬會議室和會議記錄,對網絡化工作起到極為積極的作用。
3.1.3.3 工作管理將個人工作與整體計劃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實現工作任務分發、匯報、總結、考核的一條龍管理。自上而下的工作分發機制,將領導布置的日程或任務自動下發給員工,自下而上的請示匯報流程,將員工發起的工作納入正式工作管理當中;工作安排、審批意見等事件的實時提醒;網絡共享的個人工作計劃與總結及工作審核機制,幫助領導隨時掌握員工日常工作進展情況。
3.1.3.4 文檔管理文檔管理提供規范的文檔流轉過程控制和強大的資料管理與查詢功能,實現完整的文檔生命周期管理。實現各種類型的收發文及修改留痕、批注、套紅頭、用印、文檔保護等功能;支持文檔附件和自定義擬稿紙、文檔模板、紅頭文件、印章及手寫簽名和資料室分級管理和強大的歸檔資料檢索功能。
3.1.3.5 信息管理信息為各參與方提供信息的統一、加強各組織之間的交流溝通。功能模塊齊全完備:通知公告,新聞,規章制度,投票、論壇,資料下載。基于組織架構的權限控制,只有授權用戶才能信息;可以自由設置信息范圍和有效時間;提供強大的信息排版功能和支持貼圖和附件;信息和反饋能夠實時發送到用戶桌面強大的信息查詢功能,支持模糊查詢。
3.1.3.6 互信機制這種互信機制是建立在雙方彼此信任的基礎之上,通過互信技術,使得項目參與方可以根據需要建立互信關系,彼此互為互信服務器,允許用戶相互跨組織訪問,從而將項目參與方的信息系統聯結起來,形成真正互通互聯的大系統。
3.1.4 應用層協同應用層是對工程項目管理中工作應用的集成,協同工作平臺主要處理組織間的協同和組織內的協同兩類協同工作關系。這兩類協同都建立在協同工作智能系統上,由協同工作智能系統提供完成協同項目管理過程邏輯的支撐。協同工作智能系統可以通過項目參與方面向某一特定領域的處于邏輯層的信息系統,獲取相關的數據或信息,依靠具有分析功能的算法、工具或模型,幫助項目參與方分析項目基本信息、項目成本數據、項目合同數據、項目進度數據、項目施工文檔、項目質量數據、項目安全管理等數據并且得出結論,為項目參與方各層相關人員提供準確及時的項目決策。
3.2 協同工作平臺解決組織界面障礙協同工作平臺是為參建各方提供了一個快捷的協同工作機制,可以使項目各參與方實時共享群體組件應用技術、多媒體技術以及項目管理等軟件,在統一的項目管理平臺上實現任務協同、資源協同、組織協同、階段協同、地域協同等協同,優化項目管理,提高項目管理的效率和成本,解決大型項目組織界面障礙問題。
協同工作平臺實現各組織之間信息資源共享,為項目各參與方提供一個實時、準確、安全、高效、暢通的信息溝通與交流平臺,避免發生各個組織之間的信息不對稱,減少組織界面的矛盾。
協同工作平臺是基于項目參與方彼此信任的基礎之上建立的,各參與方目標一致、利益共享、風險共擔,彼此認同、理解對方的期望和價值。構建協同工作平臺,使項目各參與方的利益對抗關系轉變為利益一致關系,從而消除目標差異所造成的組織界面矛盾。
協同工作平臺的提供一個信息共享平臺,各個組織實現知識的交叉學習,進行信息的充分溝通,對彼此的組織文化產生認同感,坦誠友好地合作,消除文化差異造成的界面矛盾。
5結論
目前界面管理理論尚不完善,特別是對組織界面管理的研究還處于初期階段。本文對大型建設項目組織界面的形式進行了分類,并剖析了組織界面障礙的成因,最后提出構建協同工作平臺解決大型建設項目組織界面障礙的措施。然而本文只是構建了協同工作平臺的體系結構,如何具體實施有待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溫冉.基于代建方的工程項目組織界面管理[J].項目管理技術,2009,(3):17-21.
中圖分類號:TP311.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9599 (2011) 18-0000-01
Web-based OA System and ERP System Integration Advantages and Feasibility Analysis
Li Yiran
(China Tobacco Shandong Industrial Co.,Ltd.,Qingzhou Cigarette Factory,Qingzhou 262500,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vigorously promote China's information technology,many companies have set up office automation system(OA)and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 system(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ERP).Because this type of software from different software vendors,systems integrators can not be effective to help companies make business decisions more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Keywords:OA system;ERP system;System integration;Feasibility analysis
一、OA系統與ERP系統的特點
(一)OA系統的特點
OA系統在企業層級的應用是以知識管理為主要核心,依據信息資源,為組織提供方便可靠的手段進行辦公及決策管理。主要工作模塊有;通告管理、電子郵件、工作計劃、通訊管理、公文管理等模塊?;诰W絡OA系統主要依靠流轉技術,保證文件在不同地域間的傳輸。依據系統設定的接收人的次序,依照組織行政審批審閱的文件為線索,建立滿足企業需求的審批體系,加速審批工作的效率,并加強企業內部信息的流轉,節省時間與人力成本。
(二)ERP系統的特點
ERP系統其核心思想是企業管理的規范化、信息集成化、和數字化,主要體現供應鏈管理的思想、事先計劃和事中控制,其設計思路是計算機技術對企業生產、銷售、財務、庫存、采購等行為進行管理,以促進企業資源整合,實現提高效率,控制成本的目標。
二、OA系統與ERP系統的缺點
ERP系統與OA系統有其各自特點,無法完全取代對方系統。這兩系統獨立運作,雖然有助于企業的管理但是也存在很多問題。例如,ERP系統功能強大,數據計算多由客戶端完成。因此多數ERP軟件需安裝龐大的ERP客戶端。客戶端對硬件配置要求高。ERP軟件操作相對繁鎖,界面設計復雜,不能很快的熟悉。很多客戶須同時安裝兩套系統,系統間的用戶名、口令、密碼易使人混淆,降低效率。OA系統中報表模塊的傳遞方式是將傳輸的數據信息存于EXCEL文件,以附件形式傳送。而這些數據信息又大多來自ERP系統,故形成數據積冗。
三、基于網絡的OA系統與ERP系統整合的優勢
OA系統與ERP系統整合的最大優勢是資源共享,在保證軟件服務的同時,實現松耦合的集成。改變ERP系統依據功能模塊進行劃分的模式,保證ERP的各項功能通過按業務流程高效的執行。主要優勢如下:(1)數據共享。OA系統與ERP系統的各項數據實時共享,保證數據的一致與準確。OA可以調用ERP的數據信息,ERP也可獲取OA的信息。(2)賬戶統一管理。即一個賬戶可登錄OA系統與ERP系統,降低用戶的腦力勞動。(3)高效、實時地數據傳輸。OA與ERP已整合為一套系統,所以信息的計算整合都在內部完成,保證信息的安全、及時。
四、OA系統與ERP系統的集成
(一)協同管理平臺體系框架
通過internet或局域網,用戶間通過協同環境、視頻工具、白板共享、文件共享等方法進行溝通。保證了用戶間的實時交互。在協同環境中的成員可以共享信息、單獨工作及協同工作。在協同工作中,成員可使用協同設計環境中的服務,向自己選定的成員公開個人信息,向負責人提要求,以及工作狀態。成員可就某問題展開商討。依靠高效的實時通訊工具,成員間感知對方的動作。共享信息,成員未不參與當前工作,但成員處于共享信息狀態時,依靠異步通訊,他人可訪問成員的數據庫中允許共享的信息。
(二)協同管理中沖突問題的解決
沖突是協同不可回避的問題,其主要表現為數據的沖突;數據的沖突對ERP與OA的協調與集成產生嚴重的數據錯誤的影響。所以須合理的解決數據沖突的問題。可采用基于面向對象方法的沖突消解機制。此方法的主要思想是將沖突定義為沖突消解類,該類內封沖突解決策略和沖突信息。應用C\S網絡結構,集中的數據存儲,各終端保存共享信息的副本。體現在:通過對操作的討論及沖突的分類,把分類分門別類的用面向對象的動作進行抽象與封裝,將其定義為沖突消解類,成員變量包含操作的參數數據,成員方法域是沖突操作產生時沖突消解機制的實現。因采取C/S網絡結構,數據存儲于服務器,各地僅保存共享信息的副本,所以需采用基于修改信息結構的一致性保持的機制,必須定義、描述修改數據的結構,保證操作在服務器的實現,修改存儲于的服務器的數據,服務器識別、創建描述修改信息的數據結構,對各終端廣播,各獲取這種結構,依照結構中的數據描述對本地數據更新以保證數據的一致,并將修改后的信息發送至各終端,各終端修改本地數據,實現各終端數據的一致,以消解工作中的相關數據的沖突。
五、結論
將作為企業信息化標志的OA系統與ERP系統的服務集成管理,實現OA系統與ERP系統的互補,對促進企業信息化,適應高度信息化的國際競爭非常重要。ERP系統與OA系統的整合能夠實現信息系統的賬戶的統一、流程的統一、數據的統一,支持企業決策、知識的挖掘。各企業應加速OA系統與OERP系統的協調工作,推動我國信息化的建設。
參考文獻:
1
引言 企業業務活動的開展多以項目為基本單元進行組織管理和實施運行,在這樣的模式下,企業項目主管往往會面臨如何優化項目溝通管理,以合理調配資源、分配項目任務并控制進度和實時跟蹤項目進展,達到良好的項目進度管理、項目質量管理和項目成本管理。這些問題都屬于項目管理的范疇,近年來,隨著項目管理學科的興起和逐步成熟,其理論和技術已經影響到產品研發、生產活動、經營管理等方面,企業提出了對項目實施過程中的時間、成本、質量、人力資源、采購和合同等進行高度協調和有效控制的更高要求,項目管理業務協同信息平臺已廣為企業所重視,成為企業實施高效、成功的項目管理所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
2
項目管理協同性 項目管理就是為了滿足甚至超越項目涉及人員對項目的需求和期望而將理論知識、技能、工具和技巧應用到項目的活動中去。協同是指涉及到特定的目標或成果的兩人或者多人之間正在進行的交互。這個成果可以是一個項目、一個過程,甚至僅僅只是一個行為。
2.1
項目管理協同過程
項目管理過程一般分為項目立項、項目規劃、項目實施、項目結束四個階段。項目管理過程就是項目團隊成員之間進行交互協同的過程。
l
項目立項
項目立項階段是項目籌備組在前期進行可行性研究報告,經多次評審,從初步可行性報告到詳細可行性報告通過后,形成項目建議書;項目建議書提交相關部門進行審批,相關部門可能有多個,且審批有一定順序,所以需多次提交;相交部門對項目建議書進行審批,這期間項目建議書可能進行多次修改;直至各相關部門審批通過,項目建議書與部門審批文檔一起提交領導審批,如果被否決,則項目立項終止,項目建議書失效;如果被批準,則進入項目規劃階段。
l
項目規劃
在這一階段中,人們首先要為已經決策要實施的項目編制各種各樣的計劃方案(針對整個項目的工期計劃、成本計劃、質量計劃、資源計劃和集成計劃、成本預算、計劃應急措施等等)。同時,還需要進行必要的項目設計工作,擬定、編制和修訂一個項目或項目階段的工作目標,以全面設計和界定項目,以及項目各階段所需要開展的工作,提出有關項目產出物的全面要求和規定。
l
項目實施
項目實施階段是項目按計劃執行,同時進行各種各樣控制過程,以保證項目實施的結果與項目設計、計劃的要求和目標相一致。執行過程包括:組織和協調人力資源和其它資源,組織和協調各項任務與工作,激勵項目團隊完成既定的工作計劃,保證項目按計劃進行??刂七^程包括:制定標準、監督和測量項目工作的實際情況、分析差異和問題、采取糾偏措施等管理工作和活動,以保障項目目標得以實現,防止偏差積累而造成項目失敗。
l
項目結束
項目結束階段就是項目的完工與交付階段,要對照項目定義和決策階段提出的項目目標和項目計劃與設計階段所提出的各種項目要求,首先由項目團隊全面檢驗項目的整個工作和項目的產出物,然后由項目團隊向項目的業主或用戶進行驗收和移交工作,直至項目的業主或用戶最終接受了項目的整個工作和工作結果,項目才算最終結束。
2.2
項目管理協同活動
項目管理有一個基本固定的流程。項目管理活動是一個由多個項目成員之間的協同活動。一個項目管理至少存在項目風險承擔者和任務執行者之間的協同。實際上,還會有多個角色參與活動,例如,項目發起人、項目審批者、項目風險承擔者、項目管理者、項目審核評估者等。整個項目管理協同活動過程如圖1所示。
圖1 項目管理協同活動過程示意圖
項目管理的協同活動主要有以下幾種:
申請審批:項目管理從項目立項階段到項目終止階段有許多環節需要申請和審批活動。申請者向審批者提出一項申請,審批者對所申請的內容進行批復。如果還需要繼續審批,則轉交相關審批者審批;如果審批結束,則將審批結果反饋到申請者處。
任務分配:項目風險承擔者對項目進行階段性里程碑劃分并將整個項目劃分成一系列子任務,然后將這些子任務分派到項目的各個任務執行者手中。任務執行者收到分配的任務后,對任務進行確認接受,如果認為任務分配不合理,則向任務分配者提出重新分配或者更改任務的申請。任務分配者收到任務執行者的確認信息后,對該任務進行重新分配、確認分配等操作。
進度跟蹤:在項目實施過程中項目執行者可以將任務執行中的問題、需要的資源、結果等及時向風險承擔者反映;風險承擔者既可以向項目管理者報告項目進展情況,可以針對任務執行者提供的任務狀態反映對項目做相應的調整,如更改項目(任務)執行周期、重新分配或調整任務等;項目管理者可以分析各種項目進展報告,及時與風險承擔人協調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
信息交流:在項目的各個階段都存在許多各種各樣的信息,這些信息在項目成員中的交流或傳送,也是一種協同活動。最常見的是項目文檔的傳送和各種消息的傳遞。
協同:項目團隊能夠在協同工作區中建立并各類項目信息。通過協同文檔夾,項目成員可以組織那些需要和其它成員共享的項目信息。在協同工作區中,項目成員能夠進行簽入、簽出和文檔級控制來確保用戶使用的是“正確”的信息共享版本。
會議討論:項目成員通過在線會議進行項目相關問題、技術以及經驗的交流和討論,實時獲取交換團隊相關的意見、記錄或評論。
3
項目管理協同信息機制 協同是協調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不同資源或者個體,協同一致地完成某一目標的過程或能力。協同項目管理就是協調或組織多個個體共同一致完成某一項目的過程?;趨f同的項目管理除了項目管理本身的要素之外,主要在于項目團隊成員的聯系、溝通和協同,因此實現項目管理協同的主要機制有:即時消息機制、信息共享機制、任務監控機制、智能機制。
l
共享與傳輸機制
信息共享是項目管理協同過程中非常有效的分享信息的方式,它能夠以近乎實時的方式向員工提供當前的項目信息。共享與傳輸機制一般包括三個部分:身份認證、訪問控制和傳輸控制(并發、同步、異步)。
l
任務監控機制
任務監控就是不斷進行項目進度信息的采集、分析并反饋到項目相關成員處進行相應的處理。項目負責人通過對任務進度調整、任務查詢等手段即時了解項目的任務狀態和執行人的狀態。
l
智能機制
智能機制就是指計算機或者計算機程序,在某種調度安排下,負責在無需人直接操作時的信息收集或提供某些服務,以此來提供有效的業務協同支持,從而協同完成一個共同的任務和合作目標。
l
即時消息機制
即時消息機制在項目管理協同各個階段都發揮著重要作用,是保證項目團隊時實進行交流或溝通的重要機制。在這些交流手段中,一般注重兩個方面:一是交流方式是不是實時反饋的,一是交流的內容是否可持久化?;诰W絡的即時消息通訊能較好滿足這兩方面要求,因此可將它作為項目管理協同過程中重要的交流手段。
由于即時消息機制是保證項目團隊進行時實交流或溝通的重要機制,下面針對即時消息機制的傳遞模式、傳輸協議以及消息處理框架進行詳細闡述。
3.1
消息傳遞模式
即時消息傳遞主要有兩種模式:對等模式(PEER TO PEER)和客戶端/服務器模式(Client/Server)??蛻舳?服務器模式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由用戶向服務器提出消息交換請求,服務器和客戶端建立雙向傳輸通道。客戶端產生命令并傳送給服務器,服務器生成應答傳送給客戶端作為響應。當有即時消息需要傳送給客戶端時,服務器與客戶端建立一個單向傳輸通道,向客戶端發送消息通知,客戶端根據通知進行相應的處理。對等模式(PEER TO PEER)的工作原理:消息發送方向消息接收方發送會話請求,經過雙方協商,建立雙向傳輸通道,進行消息傳遞。
在項目管理協同管理過程中,為了增加發送消息的靈活性、安全性、可靠性、即時性,服務器需要記錄消息發送記錄,采用基于TCP/IP協議的客戶端/服務器的消息傳遞模式來支撐項目管理協同應用,其工作原理如圖2所示:
圖2 即時消息工作原理
3.2
消息交換協議BNF描述 一個即時消息系統的實現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消息交換協議的設計;一是消息協議的實現即消息處理框架,消息交換協議BNF描述如下:
< 消息> ::=[:]< 參數>
< 前綴> ::=&|
< 命令> :: = {}| < 數字>
< 參數> ::= [′:′]
< 服務器名稱> ::=
< 主機名稱> ::=
< 會議室名稱> ::= {}
< 用戶昵稱> ::= {}
< 空格> ::= ′′{′′}
< 變參> ::=
< 字符> ::= ′a′…′z′| ′A′… ′Z′
< 數字> ::= ′0′… ′9′
< 非空字符> ::=
< 回車> ::=
< 換行> ::=
根據協議格式,在系統應用中從客戶端發送消息實例的協議格式為:SENDMSG # < 會議室名稱>|< 用戶帳號>< 消息內容> ,表示消息是發給某一個具體的用戶還是發給一個會議室。如果客戶端接收到一條消息,它有如下的協議格式:&< 會議室名稱>|< 用戶昵稱> SENDMSG # < 會議室名稱>|< 用戶昵稱>< 消息內容>。第一部分表示消息是從哪里發出的,是用戶發出的,還是服務器發出的消息,第二部分是命令字符串,第三部分表示消息是發給會議室的還是只發給某一具體用戶的。
3.3
消息處理框架 消息處理框架主要定義消息服務器對消息的接收、分析處理和發送。在實際應用中,往往會出現多個用戶同時發送消息的情況,增加了服務器處理消息的負擔,容易造成消息阻塞。為了提高服務器的負載性能,利用多線程技術將處理消息過程設計為接收線程池、分析線程池、發送線程池三個線程緩沖器,避免由于某部分阻塞導致程序掛起的情況。三個緩沖器工作方式如圖3:
圖3 消息緩沖原理圖
4
項目管理協同應用模型 協同項目管理是基于即時消息傳遞和共享項目信息的協同方式。項目管理協同主要分消息協同和文件協同兩種模式,它們各自處理過程為:
消息協同模式:用戶向消息服務器發送消息,消息服務器收到消息后進行解析,如果是傳送給其它用戶的信息,則轉發消息;如果是業務操作消息,則交由業務器進行處理,并將處理結果存儲到信息存儲器。
文件協同模式(即文件共享與傳輸模式):用戶向消息服務器發送文件操作命令,消息服務器收到消息后對操作命令進行解析,并將結果交給文件控制器進行處理。如果是傳送文件操作,由消息服務器向接收用戶發送接收文件消息,等待用戶接收文件;如果是訪問文件操作,由文件控制器向用戶傳送需要訪問的文件。
在本文討論的協同項目管理采用消息協同模式和文件協同模式的混合模式,其協同應用模型如圖4所示:
圖4 協同應用模型
5
結束語 在信息化時代,跨企業、跨地區的項目管理提出了實時通訊、協同工作、信息共享等新的要求,傳統的項目管理不能充分適應這些挑戰。本文首先討論了項目管理過程中的協同過程以及在這些協同過程中的協同活動,然后在此基礎上著重闡述了協同項目管理的實現機制,最后提出協同項目管理的協同模型,可以應用于項目生命周期的每個階段,為企業的項目管理提供強有力和安全的服務平臺。
參考文獻:
[1] Jack Gido,James P.Clements etc.Successful Project Management.1999.6
[2] Ravi Sandhu etc.A Proposed Standard for Role-Based Access Control.2000
[3] 劉魯.CSCW中任務分類和系統架構模型[J].決策與決策支持系統.1996.6(1):52-56.
中圖分類號:TP39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3044(2010)01-111-02
The Study of TSP in the System of Meteorlogical Information
ZHAN Xia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210044, China)
Abstract: Team Software Process is used on how to plan and manage a team,besides guiding a team to develop intensive software.This paper describes the application of TSP on Meteorlogical Information,and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of PSP,TSP and CMM.It’s illustrate the concrete practice pro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eteorlogical Information system,and summarized the experience and problem of the development of system.
Key words: team software process; TSP; PSP; CMM; meteorlogical information system
當前,幾乎所有的商業化管理軟件都是由小組開發的,在規定的時間內按照進度表交付高質量的軟件產品,團隊的協同工作是主,軟件的生產過程為輔。因此,1987年,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軟件工程研究所的Humphrey等人開發了軟件能力成熟度模型CMM,并后繼提出了PSP,但對于大型項目中的團隊如何協同工作、共同保證團隊的整體產品質量沒有給出任何指導性的原則。個人能力的提高同時需要一個有效地工作在一個團隊環境,并知道如何交付高質量的產品。為了提高團隊的質量及生產能力,更加精確地達到規定的時間和費用,結合PSP的原則提出來TSP。TSP能夠指導團隊中的成員如何有效的規劃和管理所面臨的開發任務,并且告訴管理人員如何指導團隊成員始終以最佳的狀態來完成。
1 TSP概述
TSP是繼PSP后提出的又一種軟件過程改進方法,它和PSP為企業提供了規范軟件過程的一整套方案,又通過與CMM的結合,TSP定義了一個面向小組的軟件工程框架,強調在過程、產品和小組協同工作之間的平衡。TSP主要面向中小型的開發團隊,它開拓了一個對于個人和團隊都能高效率工作的環境,并在這個環境中不斷生產并交付高質量的軟件產品。
1.1 TSP設計原則
對于一個軟件的研制,粗略的分為:計劃、開發和維護三個階段,如果要在規定的時間和費用下交付高質量的產品,則在軟件開發或者維護的過程中,就要遵循TSP以下幾個設計原則:
提供一個基于PSP的簡單框架,然后逐步完善。
選用增量式迭代開發的方法,通過若干個循環開發一個產品。
對按照TSP開發的軟件產品,建立質量和性能上的度量標準。
對實施TSP的群組及其成員的工作效果提供準確的度量標準。
在TSP的實施過程中,對角色和群組進行定期的評價。
對每一個項目的TSP規定明確的過程規范。
對實施TSP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提供解決問題的指南。
1.2 TSP實施原則
在實施群組軟件過程TSP的過程中,應該至始至終貫徹集體管理與自我管理相結合的原則。具體地說,應該實施以下六項原則:
計劃工作原則,在每一階段開始時要制定工作計劃,規定明確的目標。
實施求是原則,目標不應過高也不應過低而應實事求是,在檢查計劃時如果發現未能完成或者已經超越規定的目標,應分析原因,并根據實際情況對原有計劃做必要的修改。
動態監控原則,一方面應定期追蹤項目進展狀態并向有關人員匯報,另一方面應經常評審自己是否按PSP原理進行工作。
自我管理原則,開發小組成員如發現過程不合適,應主動、及時地進行改進,以保證始終用高質量的過程來生產高質量的軟件,任何消極埋怨或坐視等待的態度都是不對的。
集體管理原則,項目開發小組的全體成員都要積極參加和關心小組的工作規劃、進展追蹤和決策制訂等項工作。
獨立負責原則,按照TSP原理進行管理,每個成員都要擔任一個角色。軟件開發小組角色大致有客戶界面、設計方案、實現技術、工作規劃、軟件過程、產品質量、工程支持和產品測試等。如果小組成員較少,則可將某些角色合并,如果成員較多,也可將其中的某些角色拆分,總之,每個成員都要獨立擔當一個角色。
2 TSP運用于氣象信息系統中
TSP運用于氣象信息系統中,每一步都進行信息記錄,項目結束后得到,如表1所示。
2.1 氣象信息系統的計劃和跟蹤
在氣象信息系統進行大規模整改之初,需要對氣象信息系統的整改工作、整改涉及的范圍、完成整改需要的時間進行估計,也就是TSP流程的第一步――項目啟動。通過對整個任務進行全面地規劃和組織,可以明確項目組的目標、項目組各成員的明確角色、項目開發計劃、每個成員的詳細工作計劃、項目的風險分析結果及項目的狀態報告,具體TSP應用到氣象信息系統中的啟動過程如圖1。
在氣象信息系統開發過程中,對設計的實際開發時間進行跟蹤記錄,在設計結束后,可以對計劃和跟蹤數據進行分析,找出出現偏差的原因,以便在后續項目中制訂更加詳細準確的項目計劃。
2.2 建立例會制度
在氣象信息系統設計完成的過程中,設計小組需要定期開會,例會的周期為周,在例會中小組成員匯報上一周的工作情況,提交上一周的工作數據,并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對于較難解決的問題小組成員共同商討解決方案,在例會最后布置下一周的工作任務。同時,設計小組每天都通過網絡或者面對面的方式進行有異議問題、突發疑難問題等進行溝通,這樣就可以有效地管理氣象信息系統設計的進度,并且在軟件產品質量上有一定的保證,在此基礎上能再一步提高。
2.3 氣象信息系統設計職責的劃分
在TSP運用于氣象信息系統具體的實踐過程中,按照TSP的創始人Humphrey的建議,將小組成員定義了大概七個角色:客戶界面管理者、項目具體設計管理者、具體技術實現管理者、規劃管理者、產品質量管理者、技術支持者、產品測試者等。在氣象信息系統的設計過程中,由于小組人員較少,各個成員都要從事開發工作,但是又為每一個小組成員賦予了一定的角色,負責一個或者多個方面的項目管理工作,這樣可以保障信息系統的設計工作在規定的時間內保質保量的高效完成。在氣象信息系統設計中設有項目負責人、程序員、測試員、美工、數據庫設計者、文檔編輯者、項目規劃監督者等,每個成員均擔任兩項以上角色的任務,在TSP實施的過程中,小組成員本身嚴格按照PSP的規范性進行每一步的操作,從根本上保證TSP順利實施,最終交付高質量的產品。
2.4 需求管理
氣象信息系統是實際的項目設計,在項目整改之前需求工作沒有做到位,導致現在氣象信息系統的整改。在整改啟動后,首先與局方進行互動聯系,爭取獲得及時準確的需求信息,由于信息系統是為局方開發的管理軟件,必須得到用戶的配合和認可。在整改設計的過程中,增加了與用戶交流這一流程,在交流的過程中理解用戶真正的意圖,尊重用戶提出的每一項需求,每做出一個重大的轉折性的決定都要得到用戶的認可,這樣才能保證設計工作按部就班的實施。在設計的過程中,對于局方提出的無法實現或者難以實現的需求,要雙方平心靜氣的進行溝通,尋求變通解決的方案,這樣才能使得局校合作力求完美。作為項目的開發方,我們充分考慮到局方的操作便捷、通俗易懂、美觀大方等,在技術層次上也力求在國內現有水平上的更大突破。
2.5 設計測試和項目評審
按照TSP的角色劃分,小組內成員均承擔相關的角色任務,在信息系統設計的測試階段進行白盒測試,嚴格按照軟件測試流程,制作相應的測試方案,編寫測試用例,在具體執行測試的過程中進行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等,并做測試總結。根據TSP的實施計劃,采用日志和周報審核制度,做到進度不滯后于計劃。
項目評審在TSP實施的過程中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節,項目評審是保證軟件質量的一項強有力的手段,在氣象信息系統的設計中,分為項目組內部評審和氣象局內部評審。小組在設計系統的過程中每完成一個階段的任務后,由項目負責人組織召開項目組內評審,針對具體情況做出總結,然后由氣象局內部人員組織召開局內項目評審會議,驗證階段工作在各個層面上是否符合預定的標準,做出評審總結表。
3 總結
TSP能夠指導項目組中的成員如何有效地規劃和管理所面臨的項目開發任務,并且告訴管理人員如何指導軟件開發隊伍始終以最佳狀態來完成工作,讓每個項目組成員充分體驗到每個角色在軟件開發過程中的重要性。從長遠的眼光來看,在軟件企業中將PSP、CMM和TSP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發揮最大的效力,生產并交付高質量的產品。
參考文獻:
[1] 李越.關于PSP、TSP和CMM(CMMI)相結合的探討[J].鐵路計算機應用,2006(9).
[2] 徐紅.軟件質量保障體系在中國的實施--CMM/TSP/PSP[C].1999年863專題論壇,1999.
[3] 鄧良松.軟件工程[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出版社,2000.
[4] Jacobson I,Booch G,Rumbaugh J.統一軟件開發過程[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5] Mackey K.Stages of Team Development[J].IEEE Software,1999.
中圖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3)09-2017-03
近幾年,SaaS(Software as a service—軟件運營服務)正隨著軟件產品應用的不斷探索、用戶認知度的普及,逐步進入更快速的市場成熟期。根據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推測,2010和2011年是云計算的概念導入期,2012年中國云計算應用市場進入高速發展期。SaaS 是一種以托管方式部署軟件,通過互聯網傳輸實現軟件應用功能的新興軟件應用模式[1]。對于中小型企業來說,和傳統軟件模式相比,軟件運營服務(SaaS)具有更低的建設成本、更低的維護成本、更低的應用門檻,以及更低的應用風險等四大特點。
1 SaaS模式與傳統軟件模式的區別
1.1 傳統軟件模式
傳統的軟件運行和維護模式要求軟件部署在特定的應用服務器上,數據存儲在特定的數據庫服務器上,整套系統為單一的企業用戶服務,不同的企業都要有一套獨立的系統。整套系統需要單獨維護,每個系統需求變化,缺陷修改需要單獨升級維護。
1.2 SaaS模式
軟件以服務的形式開放在互聯網上,用戶無需購買軟件和部署軟件所需的相應的軟硬件資源,只需瀏覽器就可以隨時隨地使用軟件上所有服務功能。在SaaS模式下,多個企業用戶共用一套SaaS平臺,共享所有服務節點和數據庫服務。各個企業使用同一套軟件版本,系統升級只需升級一次,各個企業不需單獨維護。每個企業個性化需求通過客戶化配置實現,不影響其它企業用戶。
2 平臺整體架構設計
基于SaaS模式的特點決定了該平臺設計必須考慮到以下幾方面因素:多個不同企業的應用和數據在一個系統中并存;需要滿足不同企業用戶個性化的需求;大用戶量、高并發訪問,需要保證系統性能。因此,在平臺設計上,必須滿足以下設計要求:平臺必須滿足多租戶架構設計;支持可客戶化配置;平臺具有良好的可伸縮性設計。平臺邏輯架構如圖1所示。
圖1中,SaaS服務通?;谝惶讟藴受浖到y為成百上千的不同客戶(又稱租戶)提供服務。
1)應用層—多租戶架構:應用層由多應用節點構成,所有服務節點都是同一套應用程序。平臺采用無狀態應用設計,所有應用服務節點,提供統一一致的服務,每個服務節點都可以為任何租戶的成員提供應用程序服務。
2)共享應用程序+獨立數據庫模式:所有租戶共享平臺應用程序,每個租戶有自己獨立的數據庫,只存儲本租戶自己的數據,實現租戶數據物理隔離。
3)分布式緩存設計:分布式緩存方案,一方面確保應用無狀態;另一方面,避免了傳統軟件模式大量應用節點緩存設計同步帶來的復雜結構設計和性能瓶頸。通過把緩存層與web架構集成,應用程序在提高了性能的同時,還大大降低了數據庫的負載。
4)分布式文件服務器:采用分布式文件服務器方案同樣是為了實現應用節點無狀態,同時提高系統資源文件訪問性能,避免多租戶情況下,資源文件讀寫頻繁帶來的系統性能急劇下降。
5)負載均衡設計:在負載均衡設計上,采用多級負載均衡設計,并開發分配策略模塊,按照自定義的分配策略,尋找空閑的Server列表,跳轉到數據庫連接總數最小的Server上。同時多級負載均衡設計,可以保證高并發下支持平臺水平擴展。
6)支持水平擴展:在設計上將有可能成為性能瓶頸的關鍵技術點都采用了分布式方案,因而保證了整個平臺架構的可擴展性。
3 平臺主要功能模塊
該平臺提供在線功能模塊定制功能,功能模塊可以按用戶需求,經過簡單定制,即可完成,因此隨時可以根據用戶需求,定制新業務模塊,基本免代碼開發或只需簡單的開發。該平臺將預置中小企業常見的OA功能模塊,滿足用戶開通即用的要求。
3.1 基本辦公功能模塊
基本辦公功能模塊通用性較強,適合大多數企業基本工作需要。主要包括個人辦公、協作交流、公文管理、收發文統計、行政辦公、信息中心、網絡硬盤、圖書管理和文件柜管理。
1)個人辦公
個人辦公包括我的工作、我的流程、我的文件夾、催辦、日程安排、工作日志、工作計劃等功能,方便用戶在此完成每日工作的基本事宜。
我的工作:待辦工作、待閱工作、已工作、已閱工作及草稿的查詢、及外出授權設置。
日程安排:管理個人的日程工作安排、管理和查詢公開日程和領導日程。
工作日志:個人工作日志的管理和查詢。
工作計劃:個人工作計劃的管理和查詢。
個人通訊錄:提供個人通訊錄新建、查詢功能。
2)協作交流:包括協作空間、Web郵箱、在線消息、手機短信,在線人員,通訊錄。
3)公文管理:包括發文、收文、簽報、督辦、部門文件夾、收發文登記簿。
4)收發文統計:能夠按用戶、部門,根據時間、發文類型來做相關數據統計功能,出具相應的運行日志。
5)行政辦公
包括會議管理、辦公用品管理、合同管理、車輛管理、日常辦公、值班管理等。
會議管理:會議的申請、查詢和管理、會議室分配、使用情況和會議室信息管理。
辦公用品管理:辦公用品的申領,易耗品領用報表和統計信息及辦公用品庫存的維護管理。
禮品管理:禮品的查詢、維護管理。
車輛管理:用車申請、審批和調度,車輛基本情況的維護管理,行車記錄管理及用油、司機、車輛保險等信息的維護。
值班管理:對員工值班情況的維護管理。
6)信息中心:包括公司新聞、公司公告、電子期刊、公共信息、規章制度、下載中心、常用鏈接。
7)網絡硬盤:主要指向用戶提供文件的存儲、訪問、備份、共享等文件管理功能。
8)圖書管理:系統功能包括圖書登記、圖書資料查詢、圖書資料借閱管理等。
9)文件柜管理:幫助企業解決文檔的存儲、安全管理、查找、在線查看、協作編寫及文檔控制等問題。
3.2 高級辦公功能模塊
高級辦公功能模塊相對功能復雜,包括招聘管理、人事管理、合同系統、項目管理、客戶管理和固定資產管理。
1)招聘管理:包括招聘職位管理、應聘者管理、入職管理、招聘渠道管理等功能。
2)人事管理:包括人事檔案信息、培訓管理等功能。
3)合同系統:包括合同起草、合同審批、文本管理、履約監督,合同臺帳及供應商信息的維護等。
4)項目管理:包括項目登記、項目立項、項目計劃、資源管理、項目監督及跟蹤、進度安排等功能。
5)客戶管理:包括客戶信息、銷售產品管理、競爭對手管理、基本信息維護及報表統計等。
6)固定資產管理:包括固定資產的維護、采購、調撥和報廢。
3.3 配置模塊功能
平臺提供配置模塊功能,能夠對同一個SaaS應用實例的不同租戶的配置進行描述和存儲(元數據),并且能夠在租戶登陸SaaS應用時,根據該租戶的客戶化配置為其呈現相應的SaaS應用。系統采用OSGI的插件化機制使得每個業務模塊可獨立存在于模塊庫中,并且模塊按行業劃分。這種基于模塊庫的功能設計,服務商可以不斷積累新的功能模塊,隨時共享給其他客戶,其帶來的好處是節省交付時間,提高客戶滿意度。
3.4 移動辦公
具備移動終端訪問的功能,用戶在手機端可以完成OA平臺的主要業務功能(公文流轉處理、郵件收發、集團通信錄等),手機客戶端支持主流的手機品牌、型號和操作系統,并且已經針對移動數據網絡進行優化,盡量減少業務數據流量。
3.5 安全密碼驗證
通過國際互聯網,可以進行異地遠程辦公,只要有互聯網的地方都可以登陸辦公系統,但對通過外網訪問OA時,需提供動態密碼檢驗功能實現VPN通道鑒權,用戶需輸入綁定手機接收到的短信動態密碼,方可進入登陸界面。
4 結論
在SaaS模式下,通過所有企業用戶共享相同的軟件和硬件資源,從而降低了每個企業用戶的成本,與傳統的企業管理軟件運行和維護模式相比,SaaS要求硬件資源和軟件資源能夠更好的共享、具有良好的可伸縮性,允許任何一個企業都能夠按著自己的需求,對SaaS軟件進行客戶化配置而不影響其它用戶的使用。
二、在干好食堂工作的前提下。全體食堂人員要積極參加政治學習,不斷提高為師生服務的自覺性,做到禮貌待人,文明服務、熱情主動。
三、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工作人員必須做到持健康證上崗,嚴防衛生事故。
四、搞好食品采購、運輸、保管、衛生工作,凡是發現已經變質和腐敗和食品,堅決不預采購,以防食物中毒。
五、搞好學校食堂衛生,食具要做到天天消毒,生熟分開,預防傳染病的發生。
六、食品要洗盡,飯不夾生,盡量做到現吃現做。
七、食品要保持清潔,夏季要加大防蠅措施,冬季做好保溫工作。
八、必須搞好糧、油、菜等各種食品的采購,抓好月底的各種庫存盤點及有關事宜。
九、各種物資、食品、蔬菜的采購要保證質量,供應必須及時,少采勤購,注重價格成本合算。
十、正確處理伙房人員之間的工作關系,要相互支持,友好相處、協同工作。
十一、所采購的食品必須有張惠明、浦靜華兩人驗收,合格后在發票上簽字方能交給會計報銷。
十二、采購伙房需用物資(餐具、炊具)及其它物資,必須由總務主任批準后方可采購。動用大的資金應由校長批準。
十三、要自覺做好本職工作,工作中吃苦耐勞,不斷提高飯菜質量,保證無差錯,安全無事故。
十四、對各種要下鍋的食品,包括:面食類、油鹽類、調料類、蔬菜類、肉食類等要認真做好成本合算,以保證食堂經濟的正常運轉。
十五、個人方面要注意:上班時間要穿戴好工作服,不要在食堂會客,工作時間嚴禁吸煙以及與工作無關的其他事宜。要定期洗澡。理發,不得留過長指甲。對于分給個人的衛生區,要堅持及時收拾干凈,保證飲用餐具、地面、庫房的整潔。對食堂大的清理任務周五由班長負責全面清理,使食堂始終保持清潔、衛生、有序。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華國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進一步加強學校食堂衛生管理,根據《食品衛生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聯合我校食堂實際情況,使全部師生有一個干凈、美白祛斑產品推薦舒適的工作環境,保證就餐任務的順利進行,保持____堂的榮譽。特制定食堂工作美白產品排行榜如下:
一、要持續進一步加強食堂工作管理,加強技巧培訓,進步食堂員工的業務水溫和服務質量。
二、在干好食堂工作的前提下。全部食堂人員要積極參加政治學習,不斷進步為師生服務的自覺性,做到禮貌待人,文明服務、熱情主動。
三、嚴格履行食品衛生法,工作人員必須做到持健康證上崗,嚴防衛生事故。
四、搞好食品采購、運輸、保管、衛生工作,凡是創造已經變質和腐爛和食品,果斷不預采購,以防食品中毒。
五、搞好學校食堂衛生,食具要做到天天消毒,生熟離開,預防沾染病的產生。
六、食品要洗盡,飯不夾生,盡量做到現吃現做。
七、食品要保持干凈,夏季要加大防蠅措施,冬季做好保溫工作。
八、必須搞好糧、油、菜等各種食品的采購,抓好月底的各種庫存盤點及有關事宜。
九、各種物質、食品、蔬菜的采購要保證質量,供給必須及時,少采勤購,器重價格本錢合算。
十、正確處理伙房人員之間的工作關系,要相互支撐,友愛相處、協同工作。
十一、所采購的食品必須有張惠明、浦靜華兩人驗收,合格后在發票上簽字方能交給會計報銷。
十二、采購伙房需用物質(餐具、炊具)及其它物質,必須由總務主任批準后方可采購。動用大的資金應由校長批準。
十三、要自覺做好本職工作,工作中吃苦耐勞,不斷進步飯菜質量,保證無毛病,安全無事故。
十四、對各種要下鍋的食品,包含:面食類、油鹽類、調料類、蔬菜類、肉食類等要認真做好本錢合算,以保證食堂經濟的正常運轉。
十五、個人方面要注意:上班時間要穿戴好工作服,不要在食堂會客,工作時間嚴禁吸煙以及與工作無關的其他事宜。要定期洗澡。理發,不得留過長指甲。對于分給個人的衛生區,要保持及時收拾干凈,保證飲用餐具、地面、庫房的整潔。對食堂大的清算任務周五由班長負責全面清算,使食堂始終保持干凈、衛生、有序。
十六、以轉變報務方法,進步服務意識為突破口,把改良食堂飲食、強化飯菜質量為重點,抓真抓實。
十七、充分發揮膳委會的職能,定期召開會議,及時聽取及反饋師生中的信息。
十八,新學期開端,食堂全部職工要以新的姿勢接收新的尋釁,為了保證食堂工作的全面開展,我們有信心遵守好學校各項規章制度,做到不遲到不早退,愛護公共設施,注意節儉,把工作落到實處,為建立良好的學校整體形象作出應有的努力。
餐飲9月份的工作計劃
1.在部門經理/主任的領導下,檢查落實部門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和各項工作的完成情況。
2.安排、帶領、督促、檢查員工做好營業前的各項準備工作,及時、如實地向經理反映部門情況,向部門經理/主任匯報各員工的工作表現。
3.加強現場管理意識,及時處理突發事件。掌握客人心態,帶領員工不斷提高服務質量。
4.加強公關意識,廣交朋友,樹立本部門良好的形象,有一定客源。
5.熟悉業務,在工作中發揚吃苦耐勞,兢兢業業的精神,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協助部門經理/主任增強本部門員工的凝聚力。
6.檢查當班服務員的工作著裝及個人儀態儀表。
7.作好每位員工的考勤排休工作,嚴格把關,不徇私情。
8.合理安排餐廳服務人員的工作,督促服務員做好服務和清潔衛生工作。
9.隨時注意餐廳就餐人員動態和服務情況,要在現場進行指揮,遇有VIP客人或舉行重要會議,要認真檢查餐前準備工作和餐桌擺放是否符合標準,并親自上臺服務,以確保服務的高水準。
10.加強與客人的溝通,了解客人對飯菜的意見,了解客人情緒,妥善處理客人的投訴,并及時向部門經理/主任反映。
11.檢查餐廳的電掣、空調掣、音響情況,做好安全和節電工作。
12.定期檢查設施和清點餐具,制定使用保管制度,有問題及時向部門經理/主任匯報。
13.負責餐廳的清潔衛生工作,保持環境衛生,負責餐廳美化工作,抓好餐具、用具的清潔消毒。
14.召開班前班后會議,落實每天工作計劃。
15.注意服務員的表現,隨時糾正他們在服務中的失誤、偏差,做好工作成績記錄,作為評選每季優秀員工的依據。
骨科年初工作計劃1
一、突出??铺厣?,打造護理品牌。
護理作為專業技術行業,應在機會與挑戰中找準合適的位置,走專業建設之路是骨科護理
工作的重中之重??苾戎攸c培養2名責任護士對病人進行功能鍛煉指導工作。進一步完善功能鍛煉指導的手段和方法,采取多樣形式的宣教,務求達到效果。準備在制定骨科常見病功能鍛煉,配以彩色圖畫,制作成冊,讓病人更好的理解功能鍛煉的意義和方法。
二、抓好質量管理。
1、針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難點、焦點問題,設置工作重點,堅持把以“病人為中心“的人文護理理念融入更多實際具體的工作細節。
2、使規范化護理質量標準落到實處,滲透、貫穿、落實到每個護士全程工作中去,使護理質量管理有章可循,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從病人的角度評價護理質量,把病人的滿意度作為評價護理質量的重要指標,讓患者真正從質量管理中得到實惠。
三、進行規范化培訓。
1、配合護理部,建立護士規范化培訓。不同年資、能力的護士進行不同的培訓,讓大家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2、持續抓好??浦R的培訓,提高護士專業素質,采取有效的學習方式如:護理業務查房、床邊演示,完善業務查房的形式。讓有經驗的老護士為新護士講課,傳授護理經驗。如遇模糊概念,大家一起討論,共同解決問題。
3、每天進行床邊護理業務查房,每月進行二次業務學習,每月進行一次護理操作示范和考核,每月進行一次教學查房。
4、鼓勵各位護士參加院內、外的培訓,交流經驗,學習新技術、新知識。
四、整理好護理流程和告知。
1、合理的護理工作流程是日常工作順利實施的基礎,我們在基礎護理、專科護理、健康宣教方面要有合理的工作流程,指導護士進行日常工作。計劃在本科現有的工作流程的基礎上,細化每個環節,真正做到符合臨床工作實際、切實可行。
2、有效的護理告知是病人配合的必備工作,我們將完善入院、、治療、特殊注意事項、專科康復的告知。
五、切實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
1、完成護士觀念上的轉變,把過去的“要我服務“轉變為“我要服務“。提高護士的禮儀與素養,創自己的護理名牌。
2、把“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具體到護理行為的每一細節。建立從入院到出院每一個工作環節的標準。
六、培養優秀的團隊。
1、發現科內護理人員的優點,利用其優點,指導其工作,發揮個人專長。
2、建立團隊精神,要讓他們在協同工作中取得成績,充分發揮個人力量。
讓每個人都參與管理,以增強其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
七、做好信息的傳達和文件的整理。
每次參加醫院開會的第二天晨會時對內容進行原文傳達,科室人員進行傳達簽到。對下發文件分類進行存放,以便查閱。擬指定專人對文件進行管理。努力做到思想與醫院同步,積極融入醫院文化建設中。
八、開展護理成本效益的研究。
避免資源的閑置與浪費,提高資源利用率,合理配置護理資源。定量分析,以盡量少的勞動耗費與物質耗費,提供更多的適合社會需要的衛生服務,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骨科年初工作計劃2
一、總目標
通過四周骨科病房實習,掌握骨科護理基本操作技能,熟悉骨科系統常見病的病因、臨床表現、評估診斷、處理原則及相應的術前術后護理,了解各種常見醫療儀器的使用、掌握護理病歷的書寫、掌握骨科常見病種的健康宣教知識。能與病人良好溝通、做好心理護理。能用護理程序方法對骨科病人進行整體護理。
1、態度目標:培養學生熱愛護理事業,樹立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的思想。具有不怕苦、不怕臟、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精神。時刻為病人著想,千方百計為病人解除病痛。能尊重、關心和愛護病人,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護理操作前向病人進行耐心的解釋,操作時動作輕柔,態度和藹。耐心傾聽病人的評說和詢問。
針對不同的病人和病情進行心理護理。嚴謹求實,奮發進取,虛心向指導老師學習,師生之間互相關心、尊重。
2、知識目標
(1).掌握骨科護理的基本操作技術:無菌技術操作原則、消毒隔離原則、注射原則、常規標本收集原則,口腔護理、霧化吸入、創口引流管、軸線翻身、吸氧,靜脈輸液及留置針護理、留置導尿管護理、測量生命體征、輸血、灌腸、叩肺,有機會時掌握vsd護理技術。
(2)了解骨科常見病的病因、臨床表現、診斷處理以及熟悉相應的護理(全髖關節置換術病人的護理,全膝關節置換術病人的護理,脊柱骨折、脊髓損傷病人的護理,四肢骨折病人的護理,骨科新進展,斷肢再植病人的護理。)
(3)了解各種常見醫療儀器的使用(骨折治療儀、心電監護儀、微泵、脈氧儀)。
(4)熟悉各班職責。
骨科年初工作計劃3
在新的一年里,隨著科室條件的改善,對護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要以此為契機,狠抓護理服務質量,嚴格落實規章制度,加強業務、技術訓練,打造一支高素質的護理隊伍。
圍繞護理部總體目標,骨科制定工作計劃如下:
一、突出??铺厣蛟熳o理品牌。
護理作為專業技術行業,應在機會與挑戰中找準合適的位置,走專業建設之路是骨科護理
工作的重中之重??苾戎攸c培養2名責任護士對病人進行功能鍛煉指導工作。進一步完善功能鍛煉指導的手段和方法,采取多樣形式的宣教,務求達到效果。準備在__年制定骨科常見病功能鍛煉,配以彩色圖畫,制作成冊,讓病人更好的理解功能鍛煉的意義和方法。
二、抓好質量管理。
1、針對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難點、焦點問題,設置工作重點,堅持把以“病人為中心“的人文護理理念融入更多實際具體的工作細節。
2、使規范化護理質量標準落到實處,滲透、貫穿、落實到每個護士全程工作中去,使護理質量管理有章可循,形成一個良性循環。從病人的角度評價護理質量,把病人的滿意度作為評價護理質量的重要指標,讓患者真正從質量管理中得到實惠。
三、進行規范化培訓。
1、配合護理部,建立護士規范化培訓。不同年資、能力的護士進行不同的培訓,讓大家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2、持續抓好??浦R的培訓,提高護士專業素質,采取有效的學習方式如:護理業務查房、床邊演示,完善業務查房的形式。讓有經驗的老護士為新護士講課,傳授護理經驗。如遇模糊概念,大家一起討論,共同解決問題。
3、每天進行床邊護理業務查房,每月進行二次業務學習,每月進行一次護理操作示范和考核,每月進行一次教學查房。
4、鼓勵各位護士參加院內、外的培訓,交流經驗,學習新技術、新知識。
四、整理好護理流程和告知。
1、合理的護理工作流程是日常工作順利實施的基礎,我們在基礎護理、??谱o理、健康宣教方面要有合理的工作流程,指導護士進行日常工作。計劃在本科現有的工作流程的基礎上,細化每個環節,真正做到符合臨床工作實際、切實可行。
2、有效的護理告知是病人配合的必備工作,我們將完善入院、、治療、特殊注意事項、??瓶祻偷母嬷?。
五、切實落實“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
1、完成護士觀念上的轉變,把過去的“要我服務“轉變為“我要服務“。提高護士的禮儀與素養,創自己的護理名牌。
2、把“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具體到護理行為的每一細節。建立從入院到出院每一個工作環節的標準。
六、培養優秀的團隊。
1、發現科內護理人員的優點,利用其優點,指導其工作,發揮個人專長。
2、建立團隊精神,要讓他們在協同工作中取得成績,充分發揮個人力量。
讓每個人都參與管理,以增強其責任感和主人翁意識。
七、做好信息的傳達和文件的整理。
(一)緊緊圍繞“以項目建設為中心、項目管理和動態考評為基礎”的管理理念,堅決把海外項目與國內項目一視同仁,同時納入公司正常管理制度范圍內,繼續堅持質量、安全一起抓,確保新開工項目順利進行,按計劃繼續做好在建項目的動態考核及分析。
(二)繼續全面貫徹公司的管理制度和經營理念,發揚上半年工作中的優點、亮點,改進工作中的不足之處;加強基礎性管理工作,謹防管理工作中的漏洞;認真參加公司、部門的各項檢查工作和交流學習,找出不足,加強學習不斷提升部門的管理水平。
(三)做好部門月度工作計劃及績效考核并進行分解細化,繼續做好公司20__年度項目的綜合考評。繼續抓好安全生產標準化建設,下半年施工項目將逐步推行安全生產標準化管理,確保公司全年安全生產指標按計劃實現。做好各項目部安全管理人員培訓和指導工作;做好各項目部施工質量的抽查和評定工作。
(四)完善并推廣項目管理制度,將公司制度與經營理念融合進部門的日常工作管理中,發揮指導和協調作用,以促進公司總體戰略的順利實現。對部門組織結構進行重新的調整設計,將質量安全部的職責揉進項目管理制度中,更好的協同工作。將各個項目部人員崗位職責分工好,目的是使各部門職能清晰,崗位職責明確。20__年下半年項目管理部工作計劃
(五)按時完成公司領導交辦的其他任務。
(六)新的計劃及體會
隨著公司規模的日益壯大,增強公司市場競爭力和業內影響力,最終實現公司全年經濟指標是今年全公司工作的主要指導思想,因此,項目管理部作為公司一分子,如何順應公司的發展方向?如何更好完成今年的任務?如何進行制度化、科學化經營管理?實現這些目標需要投入更多的工作熱情以及更加精細的個人工作計劃。
通過以上幾點,把計劃分解并逐一付諸實施,相信20__年的工作開展將會有一個全新的面貌,20__目標也一定會實現。
2017項目管理部年度工作計劃范文2
1、繼續全面貫徹局和公司的管理制度、要求,發揚__年工作中的優點、亮點,改進工作中的不足之處;
2、加強物資設備管理人員隊伍的建設,組織制度、規范的培訓和學習,尤其是信息化和標準化的培訓和學習;
3、繼續做好對供應商的考察和評價,選好供應商,擴大公司的社會資源,在集中采購上發揮優勢,盡力降本增效;
4、做好新開工項目的應對工作,保證公司資源得到合理利用;
5、加強基礎管理工作,防范管理中的漏洞;
6、完善公司基地倉庫管理,及時辦理物資、機具的進、出庫手續及臺賬報表,每月底完成后上報主管領導審批在公司內公布。組織人員對庫存物資、機具進行清理、測試、維修、保養,盡量保持物資、機具的完好性,延長使用時間及周轉次數;
7、修改、完善現有設備管理制度,計劃在二季度初出臺修改后的設備管理實施細則。繼續規范內業資料的整理,嚴格要求各在建項目及時上報相關報表,改變以往拖拉現象;
2017項目管理部年度工作計劃范文3
一、工程項目管理部人員工作計劃
1.制定工程部制度及崗位責任制,明確各崗位職責。
2.參與施工圖紙會審工作。
3.主持施工方案、總進度計劃、質量控制計劃的編制工作,以及工程項目劃分、見證計劃的審批工作。對各項質量目標進行細化、量化分析,有針對性編制各個工程項目的質量控制計劃并監督實施。
4.工程項目管理部人員自身要認真學習GB/T 19001標準、公司質量管理手冊內容及各相關施工質量規范,嚴格現場管理,對重要部位、關鍵技術、控制難度大、影響大、經驗欠缺的施工內容及新材料、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列為質量控制點,實行重點控制,發現偏差及時糾偏。
5.定期對項目部的質量、安全、進度等情況進行檢查。
二、對項目部的檢查工作計劃
1、質量管理方面
(1)檢查項目部質檢員、實驗員、資料員、測量員等技術人員的持證上崗情況及對該崗位工作的熟悉情況,無證從事質量管理崗位的人員進行取證學習,盡量杜絕無證上崗;對于持證人員進行在崗培訓,不斷更新知識以適應現在越來越的工程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的技術要求。
(2)人員培訓計劃,為提高工程中質量管理水平,必須使質量管理崗位人員具備相應的質量管理能力,首先要求無證從事質
量管理崗位的人員進行取證學習,盡量杜絕無證上崗;對于持證人員進行在崗培訓,不斷更新知識以適應現在越來越的工程采用新工藝、新技術、新材料的技術要求。
(3)技術交底,技術交底由項目總工編寫、交底,現場技術員負責落實技術交底。
(4)測量人員應至少配備兩名,重點部位測量時應兩人分別觀測以避免出現錯誤。測量人員必須熟練的掌握儀器的使用,減小測量過程中的誤差。
2.安全管理方面
檢查項目部安全生產計劃的編制情況,并提出修改意見。嚴格檢查安全生產工作的落實情況。
(1)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管理方針。開工前依照工程規模和特點建立以項目經理為首的安全生產管理機構、制定安全技術措施以及加強施工現場安全標準化的管理,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始終把安全放在首位。
(2)進場前應根據集團下發的危險源辨識手冊對本工程進行危險源的辨識工作,對重大危險源制定專項應急預案,對一般危險源制定
完善的安全生產預案并進行相應安全預案的演練。
(3)定期檢查項目部管理人員、現場施工人員的三級安全教育及安全技術交底的落實情況。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化管理越來越深入到每個行業,管理信息化提高行業的管理水平,促進信息的有效流通,能顯著提高工作效率。目前,挖泥船規模越來越大,船上業務部門隨著規模增大而增多,船上工作人員數量也在增加,并且各個部門職位也越來越細化,為了提高挖泥船日常業務管理水平,我們構建挖泥船信息管理云平臺,為工作人員提供便利的信息化工作平臺,在平臺中,工作人員可以自由高效地溝通、交互信息、協同工作??紤]到平臺的可擴展性及良好的伸縮性,我們采用開放式的松耦合架構,基于Restful框架來實現解耦合系統設計,提供良好的系統性能。
2 Restful框架
Rest(Representational State Transfer),也即“表現層狀態轉化”,其中表現層指資源(Resources)的表現層,資源是網絡中的一個實體,或稱為網絡中的一個具體信息,可以是一張圖、一個人、一種服務等,比如在挖泥船信息管理云平臺中,一個工作人員是一個實體資源,一個工作任務也是一個資源。每個資源都有一個特定的URI(Uniform Resource Identifier,統一資源標識符)指向它,用戶通過URI訪問資源。REST 指的是一組架構約束條件和原則,滿足這些約束條件和原則的應用程序或設計就是 RESTful。
Rest原則之一是客戶端和服務器間的交互是無狀態的,也即客戶端的每個請求都必須包含能使服務器端為響應該請求所必需的信息,如果服務器在響應期間崩潰重啟,客戶端不會得到通知,此外請求可以由任何可以服務器響應,非常適合云計算這種分布式部署平臺。Rest另一個重要原則是系統分層。系統中的組件模塊通過松散耦合方式交互,層次之間有明顯的分隔,可以限制整個系統復雜性,促進系統底層的獨立性。
狀態表述轉移:在Rest規范中,資源即狀態,把整個互聯網看成一個龐大的狀態機,URI即為資源一個狀態表述,每個頁面就是一種狀態。比如在挖泥船信息管理云平臺中,有兩個任務A和B,有兩個工作人員工號分別1和2,假設1和2都參加了任務A和B,要訪問A任務中的1,就用URI:http://shipinfos.com/task/A/1,要訪問B任務中的2,就用URI:http://shipinfos.com/task/B/2。因此,基于Restful框架的云平臺天然地具有服務器無狀態特征,在狀態轉移過程中,服務器不需要記錄任何Session,所有狀態都通過URI的形式記錄在客戶端。
3 云平臺服務器端體系結構
云平臺服務器端體基于Restful規范構建,Web應用服務通過兩種方式對外提供業務邏輯服務,對于客戶端來的請求,通過SPI調用服務URI獲得服務,對于部署在同一JVM中其它底層服務模塊的服務請求,通過BUS接口直接對象方法調用獲得服務。圖1為云平臺基礎服務對外提供服務的體系結構。
(1)SPI:Service Provider Interface,即服務提供者接口,如果把所有的業務都看作“服務”,這個模塊就是業務系統的外部接口定義。這些接口的實現能以特定方式提供相同的服務。除了下文提及的Server、REST client、Bus實現,SPI的實現也可以是對現有軟件系統的適配。例如云平臺中即時信息互動系統定義了一套SPI,辦公應用中的任務管理系統基于這套SPI與即時信息系統交互。
(2)Server:服務器端,整個體系結構里最重要、最核心的組件。只要服務器端完成,就能夠對外提供服務。其他組件是為了方便系統之間的集成,核心業務功能最終都是通過服務器端的代碼完成。服務器端對外提供http REST服務。服務器端又分成三層結構:REST資源、內部接口、實體模型。
REST資源:REST資源的作用有兩個:一是向外提供具體的http REST服務;二是實現SPI,作為系統集成的最小粒度組件。REST資源依賴內部接口,多個REST資源可能使用同一個內部接口實現。
內部接口:業務系統內部模塊交互的窗口,業務邏輯在這個層次實現,事務也在這一層次控制。
實體模型:實體模型用類表示業務數據模型,隱藏數據的存儲結構。
(3)REST Client:用程序實現的http客戶端,通過遠程訪問服務器端的http REST url,實現遠程調用業務功能。主要作用是提供一個遠程調用的客戶端,隱藏http REST url的細節,需要集成該業務系統的程序使用該客戶端就不需要知道具體的REST接口定義。REST client實現SPI。
(4)Bus:業務接口總線。如果業務系統與被調用的業務系統部署在同一個JVM里,使用SPI的服務器端實現而不是REST Client實現顯然會更有效率,因為只需要在JVM里找到相應的組件,不需要發送http請求走網絡通信。為了提高部署時的靈活性,使用業務接口總線屏蔽掉SPI的實現選擇,這樣集成其他業務系統只需要調用該業務系統的業務接口總線,使用遠程調用還是使用本地Java類調用來做系統集成只需要改動部署配置文件,不需要改動代碼。
4 挖泥船信息管理云平臺架構
挖泥船信息管理云平臺提供挖泥船內部信息管理功能,包括挖泥船人員管理、行政管理、辦公管理、群組活動、微博互動、網絡硬盤。平臺架構上分三層,分別是系統服務、基礎服務、應用服務。圖2為平臺架構示意圖。
其中,系統服務器層提供數據庫服務、分布式文件存取服務、權限管理等系統服務。
基礎服務層包含AD:實現用戶注冊、登錄、服務路由服務;AC:實現應用服務管理、應用服務注冊、注銷、自發現;應用服務層中人員管理:對挖泥船內部工作人員進行分組分部門管理,并對不同人員賦予不同系統應用權限;行政管理:對挖泥船內部設備設施、商務合同、產權資質、合作企業進行有效管理;辦公管理:管理內部辦公流程審批、會議通知、日程安排以及工作計劃;群組活動:建立內部群組和活動,內部人員以群組或活動的方式進行溝通交流;微博互動:以內部微博形式,工作人員自由即時交流互動;網絡硬盤:提供網絡云硬盤文件存取服務。
5 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