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43:20
序論:速發表網結合其深厚的文秘經驗,特別為您篩選了11篇醫療護理論文范文。如果您需要更多原創資料,歡迎隨時與我們的客服老師聯系,希望您能從中汲取靈感和知識!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本組41例患者,男24例,女17例,年齡42~76歲,平均61.7歲。所有病例均明確診斷為胰腺癌,其中行術后化療者22例?;颊咝薪槿胫委?~5次,平均2.8次,共115例次。每次治療間隔4~8周。
1.2治療方法及藥物區域性動脈灌注化療的原理是通過載瘤段動脈,局部注入一定劑量的高濃度藥物到達腫瘤靶器官,通過增加胰腺腫瘤局部的抗癌藥物濃度和作用時間,提高對腫瘤組織的毒性作用,克服腫瘤的耐藥性,誘導胰腺癌細胞的凋亡和壞死,從而抑制腫瘤的生長和轉移;局部供血緩和及栓塞劑的使用可造成腫瘤內的低氧環境,增強化療藥物的細胞毒作用,促進腫瘤細胞的壞死[2]。常用化療藥物有5氟尿嘧啶、絲裂霉素、表阿霉素、白細胞介素、健擇等。
2觀察與護理
2.1心理護理此類患者思想上顧慮重重,尤其是經歷了胰體尾切除術后,存在恐懼絕望心理,對介入化療又了解太少,故對治療信心不足。因此,臨床護理人員應注意患者的心理問題,為患者提供充分的心理支持和信息支持,應經常與患者及家屬交流,準確評估其心理狀態,以溫柔的態度,親切的語言給予關懷和指導。耐心細致地給其講解動脈插管介入化療的優點、操作步驟、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和術中術后注意事項,使患者做好心理準備,消除恐懼、憂慮等不良心理,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積極主動配合治療。同時,對不了解病情者則與家屬及醫生共同做好保護性醫療措施。
2.2術前準備術前做好常規檢查如血常規等,做碘過敏試驗,腹股溝及會備皮,術前12h禁食、禁水,術前30min肌內注射安定10mg。
2.3術后觀察與護理
2.3.1密切觀察生命體征定時測量T、P、R、BP。發熱一般在術后2d出現,多為中度發熱,持續1周左右。本組中發熱37.5~38.5℃者39例次,38.5℃以上者21例次。發熱主要是由于化療藥物或栓塞劑注入腫瘤組織使腫瘤組織缺血壞死,機體吸收壞死組織所致。護理上給予物理降溫,必要時遵醫囑應用藥物降溫。保持病室空氣流通,患者多飲水,出汗時及時更換衣服,防止受涼。如持續數天高熱,應注意觀察,有感染者給予相應抗感染治療。
2.3.2股動脈穿刺部位的護理患者回病室后平臥,患肢制動24h(應用血管縫合器者制動4h)。穿刺部位加壓包扎,并用1~1.5kg沙袋壓迫6h。保持敷料清潔干燥,注意觀察穿刺部位有無出血,如有活動性出血先行壓迫止血,然后立即報告醫生,協助醫生處理。
2.3.3穿刺部位下肢循環的觀察注意觀察術側下肢足背動脈的搏動情況,皮膚溫度、色澤、感覺的變化。如果出現搏動明顯減弱、皮溫下降、趾端蒼白等情況時,首先檢查是否由于加壓包扎過緊、血流不暢所致,可稍松解包扎壓力。其次注意觀察有無下肢血管栓塞的可能,及時報告醫生。同時做好皮膚護理,防止皮膚受壓,盡量減輕患者痛苦。本組患者無下肢血管栓塞等并發癥發生。
2.3.4對胃腸道反應的觀察與護理由于化療藥物進入循環,導致大部分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胃腸道反應,如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瀉、便秘等。對于這些患者應給予耐心的講解,鼓勵患者吃清淡、易消化、高熱量、高維生素、低脂肪食物,少食多餐。對惡心、嘔吐嚴重者按醫囑給予藥物對癥治療,如給予歐貝4~8mg或胃復安10mg,肌內注射。及時清理嘔吐物,為患者創造舒適的環境。
2.3.5腹痛的觀察與護理由于栓塞或化療藥物使腫瘤組織缺血、水腫和壞死,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腹痛,造成患者緊張和焦慮。護士應嚴密觀察患者疼痛的部位、性質、程度、持續的時間,做好解釋工作,教給患者減輕疼痛的方法,如聽音樂等轉移患者的注意力,必要時遵醫囑給予止痛劑。本組中腹痛患者經給予對癥處理,疼痛均有所減輕。
2.3.6肝、腎功能監測化療藥物可導致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和對肝、腎組織的損害,因此應注意監測肝、腎功能的變化??蓱帽8嗡幬锶缫咨茝?、美能等。大劑量化療藥物并栓塞后,癌細胞崩解,釋放大量酸性物質,使得尿酸排出增多,嚴重時可在腎實質、腎小管、腎盂內結晶沉積,導致尿閉、尿毒癥。水化可加速化療藥物從腎臟的排泄,降低化療藥物的毒性。術后3d內鼓勵患者多飲水,保證每日的入液量在3000ml以上,觀察并記錄尿量,保證24h尿量在2000ml以上。必要時靜脈輸液,并按醫囑應用利尿劑、堿性藥物,以堿化尿液,降低毒性作用,保護腎功能[3]。
3出院指導
3.1休息與活動指導患者注意休息,每日保證充足的睡眠,進行有氧活動如快走、散步等。患者化療后免疫力有所下降,應盡量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場所。
3.2定期復查血常規及肝、腎功能術后1周及下次介入化療前各復查1次,如結果異常應及時就診,給予相應處理。
3.3飲食指導合理搭配膳食,選擇易消化、清淡、高營養、低脂飲食,少食多餐,保證營養的攝入。
通過對41例介入治療患者實施健康教育及護理,使患者對介入治療有了較詳細的了解,一方面改善了患者由于知識缺乏帶來的情感和精神方面的問題,另一方面提高了患者的主觀能動性,使其主動配合治療。保證治療計劃的順利完成。介入化療法已成為胰腺癌患者的一種重要的治療方法。所以護理人員需掌握相關知識,給患者提供優質的護理,減輕患者的病痛,預防并發癥發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超級秘書網:
【參考文獻】
充分利用醫院、社區的教育環境和教育資源,把工學結合作為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切入點,創新“三貼近,三合一”的護理人才培養模式,推進學校、醫院、社區深度融合,把學校的課堂延伸到醫院和社區。貼近基層,醫院社區合一:護理人才培養面向基層衛生服務需求,基于臨床和社區兩個護理工作崗位,同時滿足醫院和社區兩個護理工作崗位的任職要求。貼近崗位,課堂病房合一:按崗位設置課程,在崗位實施教學,做到教學內容、教學地點與崗位實際相一致。貼近能力,學習服務合一:邊學邊做,邊學邊用,以綜合素質和崗位能力為核心,把專業學習和專業服務有機結合,做到??谱o理在病房,健康服務進社區。
2.重構課程體系
原有的護理專業課程體系是基于面向綜合性醫院??谱o士的崗位需要而設置的,其課程設置包括公共基礎課程、基礎醫學課程和臨床護理課程等模塊,其課程特點是突出臨床??谱o理教育,這樣的課程模塊顯然不能滿足基層“預防、保健、醫療、康復、健康教育及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六位于一體的社區醫療衛生服務工作的要求。因此,對原有的課程模塊進行整合、重組,增設了社區護理課程模塊,該模塊主要包括社區護理、康復護理、社區急救護理、社區衛生保健、健康教育與健康促進等課程。新課程體系的構建,兼顧了??谱o士和社區護士培養的需要,體現了“雙崗互通、雙線并進”的特點。雙崗互通:即護理專業人才培養面向醫院和社區兩個護理崗位,使護生同時具備醫院護理和社區護理兩個工作崗位的知識、能力與素質要求,適應社會多崗位和學生多層次就業需求。雙線并進:即素質教育全程滲透、崗位能力三階遞進,“雙線并進”課程體系的建設體現學生綜合人文素養與崗位專業能力并重的思想,將素質培養、職業精神和人文教育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滲透到學生學習、實踐、實習的各個環節。
3.優化教學內容
在重新構架課程體系的基礎上,如何進一步優化和選擇教學內容,這是教學過程中必須解決的重要問題。以往的護理專業課程其教學內容的選擇是基于培養綜合性醫院??谱o士要求安排的,而現在必須兼顧培養??谱o士和社區護士的需要。我們知道,3級、2級綜合醫院的??谱o士與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的護士,其護理工作任務重心是各有側重的,如:對于高血壓患者的護理,3級、2級綜合醫院的??谱o士的護理工作重點是對高血壓患者(個體)住院期間進行血壓的監測、飲食護理、運動調節、藥物治療等。而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社區護士的護理工作重點是對社區(或鄉鎮)中的高血壓人群(群體)進行血壓的監測、群體性的健康教育(包括:用藥指導、飲食指導、運動指導、心理護理等)。社區護理的主要工作方式是建立居民健康檔案(針對高血壓的慢性病管理檔案)、家庭訪視、居家護理等。因此,在講授高血壓時,必須對教學內容教進行優化和拓展,在簡要講解高血壓診斷、分級、危險因素、治療等知識的同時,還要增加高血壓的預防保健、健康教育、高血壓人群的社區管理等知識,為護生未來在??谱o士和社區護士等多崗位就業奠定基礎。
4.加強社區實踐
實踐教學是護理教育的重要環節。以往護理教育實踐教學是基于培養??谱o士而設計安排的,其實踐教學缺乏社區護理實踐相關內容,實踐教學場所主要在3級、2級綜合醫院。在培養面向基層醫療機構就業這一背景的要求下,必須改變過去的狀況,加強社區護理實踐教學。我們根據社區護理工作的實際需要,增加社區護理實踐教學的內容,同時,在各門課程的實踐教學設計中,增設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見習和實習的實踐教學環節,強化社區護理崗位技能的訓練,增加護生接觸社區、了解社區的機會,這樣不僅能培養和提高護生社區護理實踐動手能力,還能促進學生對社區護理工作的認知,培養學生社區護理工作的情感。我校先后與多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建立合作關系,共建社區護理實訓基地,以滿足護生在基層醫療機構見習和實習的需要。
二、引導護生面向基層就業
長期以來,高職高專護理教育的就業定位存在著一定的偏差。不管是學校的指導思想,還是學生及家長的愿望,都希望學生未來能在大城市就業。然而,從我國護理教育的整體狀況來看,高職高專護理教育,其正確的就業定位應當是面向基層。況且,基層醫療機構護理崗位更需要這樣的人才。因此,高職高專護理教育工作者應當轉變觀念,采取積極有效措施,引導護生面向鄉鎮衛生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就業。
1.改變學校宣傳口徑
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學校在招生宣傳、對外交流、媒體報道等宣傳口徑方面,偏向宣傳護生在城市3級醫院的就業情況,不愿或回避在基層醫療機構就業的現狀。這樣勢必會對學生的就業起到一定的錯誤導向作用,不利于學生未來在基層醫療機構就業。學校通過討論,統一思想,改變過去一味追求學生在大城市就業的觀念,進一步確立“立足蘇北、面向基層”的辦學定位。因此,學校在招生宣傳、對外交流、媒體報道等宣傳方面,改變過去的宣傳口徑,積極引導學生面向基層醫療機構就業。
2.加強職業理想教育
學校通過開展各種教育活動,加強學生職業理想的教育,引導學生到基層就業。首先,在新生入學教育時,就讓學生知道學校的辦學定位是“面向基層”,使學生正視面向基層醫療機構就業的現實,從而使其從入學的第一天就有面向基層醫療機構就業的心理準備。其次,在護生整個人才培養過程中,學校通過一系列活動,不斷強化學生面向基層就業的思想。如邀請在基層醫療機構就業的優秀校友來母校作報告,介紹校友們的成長過程、優秀事跡,使學生認識到在基層醫療機構工作同樣大有作為。再如通過開展“立志基層就業,獻身護理事業”的主題班會、社區社會實踐及“三下鄉”等活動,進行職業理想教育,著力培養護生愛崗敬業、奉獻慎獨的職業精神,激勵學生面向基層醫療機構就業。
三、改革創新招生就業制度
為了保證培養的學生能夠長期扎根基層護理事業,必須進一步深化護理教育教學改革,進行體制機制創新,真正實現培養的護生能夠“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
1.開展定向委托培養
前幾年,為了有效緩解基層醫療機構護理人員缺乏的狀況,我省開展了定向免費培養護理人才的工作,我校承擔并較好地完成了這項任務。定向委托培養的學生,進校后其專業思想明確,學習態度端正,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以及學習成績和實際工作能力等都明顯優于其他學生。如:2010級定向護理班的陳方同學,在校期間學習成績優異,并且在2013年全國護理職業技能大賽(高職組)中榮獲一等獎第一名的驕人成績,畢業時數家三級醫院到學校招錄她,但她毫不猶豫地選擇在新沂市雙塘衛生院從事護理工作。像陳方同學一樣,絕大多數定向培養的護理專業學生在畢業后選擇基層的鄉鎮衛生院或者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工作。因此,高等衛生職業院校應加強與衛生行政主管部門及用人單位溝通聯系,積極探索“訂單培養”“、委托培養”等形式,為基層醫療機構培養大量“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護理人才,以滿足基層醫療衛生事業發展的需求。此外,政府主管部門應通過制定相應的政策,如在人員編制、工資待遇、職稱晉升等方面給予支持,鼓勵和促進護生面向基層就業;用人單位也應積極為他們營造良好的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通過事業留人和感情留人。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16例,均為女性;年齡28~67歲,平均47.5歲。住院時間20~50d。均在術前行細針穿刺做細胞學檢查或術中行快速病理檢查確診為乳腺癌,均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術。術后10~14d開始進行化學治療。術后恢復較好,未發生并發癥,均痊愈出院,定期化療。
1.2護理
(1)術前護理:向患者講解有關該病的基本知識,妊娠期乳腺癌患者應終止妊娠,哺乳者應停止哺乳并給予回奶藥物。若患者有失眠癥狀、精神緊張,可服地西泮[3]。術前常規檢查血、尿、便,電解質、肝功能,凝血酶原時間測定,免疫篩查,以及心電圖、胸透等,并幫助患者做好各種準備工作。術前多食用高蛋白、高熱量、高營養、高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術前1天晚餐食用半流質,如稀飯、牛奶等。(2)術前準備:為使患者適應術后生活需要,應幫助患者練習雙手使用筷子和勺,學會用健側手梳頭。術前1天按手術要求范圍備皮,減少切口感染機會。讓患者做好精神和心理準備,消除恐懼心理,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和勇氣。(3)術后護理:術畢嚴密注意生命體征變化,并做好記錄。根據病情連續觀察24~48h。注意引流物的性質和量。6h內去枕平臥,清醒后取半臥位。1~3d內上肘取內收位,患側下墊小枕,保持功能位和舒適,與胸部呈水平位,以促進淋巴和靜脈回流,靜脈輸液或注射時應避開患側肢體,以免肢體腫脹。一般術后6~10h內禁食、禁水,如無惡心、嘔吐,6~10h后可少量飲水,次晨飲水、進食,進高營養、易消化、易吸收食物,可增強體質,以利切口愈合。妥善固定引流管,勿扭曲、打折,觀察引流液的性質和量,保持持續負壓狀態,防止倒流造成逆行感染,若有引流不暢及時通知醫生進行處理。術后2d內限制患側肢體活動,以免腋窩皮瓣的活動而影響切口愈合,術后3~5d開始活動,1~4d行握拳、屈肘運動,主要活動指、腕、肘關節及前臂肌肉,每天上、下午各練1次。術后5~6d(一般在引流管拔除后)行患肘上舉運動。術后1周如無切口出血、積液等,除以上活動外,可增加活動量:肩關節環繞;外展內收;摸耳;爬墻。(4)預防并發癥的護理:術后前3天觀察敷料有無變化,如果滲濕,表示切口出血較多,應及時報告醫生更換敷料,必要時采取對應措施。一般用三角巾包扎固定,5~6d后去掉三角巾,防止患肘早期外展活動,以免牽拉切口。胸帶包扎過緊,患者感到呼吸困難,切口疼痛,腋下不適等,發現這種情況應立即調整,防止壓迫造成循環障礙所致皮瓣壞死,改善呼吸狀況;如果過松也應及時重新包扎,過松不利于防止切口出血及皮下積氣(液)?;紓壬现灰溯斠海悦庖鹕现弁?、水腫及液體自損傷的淋巴管外漏,影響患側上肢擺放位置,宜采用對側上肢或下肢輸液。少數患者有中度發熱,一般體溫不超過38.5℃,患者如有持續高熱現象,應及時處理,并查找發熱原因。(5)化療相關護理:對術后化療者,要做好心理護理,解除思想顧慮,讓患者簡單了解化療藥物的作用機制和副反應?;煏r選擇較好的靜脈,爭取一針見血,防止藥液外滲和靜脈炎的發生。如果藥液外滲,可立即停止輸液、局部封閉、外滲局部外敷、超短波理療、外科處理等方法,避免或減輕化療藥物外滲引起的永久性組織損傷。發生靜脈炎時應重新選擇靜脈穿刺,局部涂氟輕松軟膏。化療前使用止吐藥可預防或減輕胃腸道反應?;熎陂g保持口腔清潔,飯后漱口,化療后有36%~71%的患者出現味覺的改變[4],應選擇適合口味的食物。化療導致患者脫發,可以推薦適合患者的假發套佩戴?;熎陂g定期復查血常規、肝腎功能,以便及時調整藥物劑量或暫時停藥。(6)健康教育:乳腺癌患者術后存在一定的不良情緒,影響了患者的預后。大多數切除者存在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心理障礙[5]。加強心理干預可有效減輕患者的不良情緒,改善患者的生存質量[6]。護士應向患者及家屬解釋相關的醫學知識,應告知患者術后要加強患肢功能鍛煉,出院后要定期隨訪、定期化療,以觀察療效,并及時到醫院復診。
2結果
運用護理程序對患者實施身心整體護理,提高了治療效果,預防了并發癥的發生。本組16例患者,經以上系統護理后,術前準備充分,術后恢復好,未發生并發癥,均痊愈出院,能樹立信心,按時接受化療。
3討論
基層醫院和省市大醫院相比較,手術患者術前、術后的護理各有其特點,能否做好手術患者的病情觀察與護理,對促進機體的康復、預防與及早發現術后并發癥的發生起著重要的作用,也關系到基層醫院存在的價值。
整體護理是以患者為中心,以滿足患者心身需要的新型護理模式,要滿足各種各樣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會的護理需求,就需要護士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注重患者心理需求的滿足和人格尊嚴的完善,關注患者所處的家庭以及社會環境,圍繞著人的生命全過程提供全方位的、最具有個性化的護理服務。通過實踐,作者認為任何醫院都可以開展整體護理,而無需特定的硬件設備,關鍵在于護士必須轉變服務觀念,有扎實的開展整體護理所具備的相關知識和技能,結合本科室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地開展整體護理。基層醫院只要加強責任心,認真做好手術患者的各項護理,認真觀察病情變化,是可以保證手術患者順利康復的,大多數患者是可以在基層醫院接受手術治療的。
【參考文獻】
1陳孝平主編.外科學.第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2.434~440.
2李冬梅,王愛香,史月萍.乳腺癌手術病人的健康教育.家庭護士,2007,59(1):85~86.
3王陽華,黃麗.乳腺癌手術健康教育.中國社區醫師,2006,16(8):104.
1肝腎陰虛型
1.1癥狀表現為右脅下積塊,脅間隱痛,腹脹不適,納差消瘦,精疲乏力,頭暈肢軟,耳鳴目眩,五心煩熱,低熱,盜汗,惡心嘔吐,甚則嘔血,便血,皮下出血,小便短赤,舌紅少苔,脈細數。
1.2護理本證以滋陰柔肝、涼血軟堅為護理原則
1.2.1生活護理病房宜涼爽,安靜,舒適。
1.2.2飲食護理以清淡為宜,可用生地汁梗米煮稀粥,以養陰生津,兼以清熱??煞坭桨俸现啵阂澡墼?0g,百合30g,粳米200g水煮成粥。加入冰糖適量,1碗/次,1~2次/d。
1.2.3心理護理本型患者易心煩,應經常與患者交談,了解其心理狀態,及時做好思想工作。
2肝郁脾虛型
2.1癥狀表現為右脅脹痛或右脅下腫塊,神疲乏力,形體消瘦,胸悶反酸,納呆噯氣,舌淡胖大,苔薄白,脈濡或弦。
2.2護理本證以疏肝理氣,益氣健脾為護理原則。
2.2.1生活護理力求病房安靜舒適,酌情參加散步、打太極拳等活動。
2.2.2飲食護理進食以高熱量易消化的清淡食物為宜,忌食土豆、芋頭等壅阻氣機的食品,對納呆嘔逆嚴重者配合使用陳皮、砂仁、竹茹等開胃之品,煎水代茶飲,有助于增進食欲,培其后天之本。
2.2.3心理護理根據中醫肝喜條達、惡抑郁的理論,勸導患者避免憂思惱怒,從多方面進行關心和寬慰,使肝氣條達。
3脾腎陽虛型
3.1癥狀表現為神疲乏力,畏寒便溏,納差,口不渴,右脅積塊,脅間隱痛,腹脹如鼓,腹水足腫,目黃,身黃,黃色晦暗,舌淡有齒印,苔自膩,脈濡緩或沉遲。
3.2護理本證以健脾補腎、利水退黃為護理原則
3.2.1生活護理病房宜溫暖向陽,多備衣被,防止受寒。
3.2.2飲食護理飲食要量少質高,少食多餐,忌食生冷,可適量食用胡桃、羊肉、山藥等??捎蒙剿?5g,芡實10g,粳米適量,煮粥服食。
3.2.3心理護理本型患者精神疲乏,應調動患者積極性,使其配合治療。
4氣滯血淤型
4.1癥狀表現為脅下積塊刺痛或脹痛,推之不移,拒按,或脅痛引痛,入夜更甚,倦怠乏力,脘腹脹滿,噯氣嘔逆,納呆食少,大便不調,舌質紫暗或有淤斑,苔薄白或薄黃,脈弦,細或沉澀。
4.2護理本證以舒肝理氣,活血消積為護理原則。
4.2.1生活護理疼痛甚者臥床休息。
4.2.2飲食護理飲食宜清淡,忌辣、堅硬、肥苷之品。宜食桃仁粥,即桃仁10g,去皮尖,水煎,取汁與粳米同煮,粥成后加入冰糖適量。
4.2.3心理護理患者因病程長,疼痛較重而悲觀失望,鼓勵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堅持治療。
5濕熱淤毒型
5.1癥狀表現為右脅下積塊,脅間刺痛,心煩易怒,身目俱黃如橘皮,發熱,口干口苦,食少厭油,惡心嘔吐,腹部脹滿,便結溲赤,舌質紅,苔黃膩,脈弦,滑或弦數。
5.2護理本證以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為護理原則。
5.2.1生活護理囑患者臥床休息,保持病房清爽、干燥、通風,及時更換衣服,疼痛時禁用熱敷。
1.1醫療器械的資料不完整
完整的資料是開展醫療器械維修工作的前提,能給維修人員提供基本的資料保障,是醫療器械維修的依據,如維修手冊、技術說明手冊以及電子線路圖等。不過,現下很多醫院存在醫療器械詳細資料不完整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很多生產器械的產家為了自身的利益不愿提供更多的資料和技術,影響了醫療器械維修工作的開展。
1.2維修管理制度落后
目前國內一些醫院,尤其是中小型醫院在維修管理制度上還不完善,缺乏先進的技術,維修管理十分落后。加之一些管理者為了節省投資成本,并不會過多的投資在醫療器械的更新上,一些故障器械修了又修,不僅給維修人員帶來很大的工作量,還給維修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難。根據我國普遍規定的醫療器械維修管理相關指標顯示,醫院的醫療器械年修理率至少要在90%上,器械的年平均故障維修時間至少要維持在5天一臺[1]。
1.3維修工具和方式滯后
知識經濟的飛速發展,對科學技術的要求越來越高,而很多醫院在醫療器械維修工具和方式還比較落后。特別是一些醫院在更新了醫療器械之后,用傳統落后的工具來維修高端的器械,是達不到要求的,還有可能會適得其反。
2互聯網在醫療器械維修中的應用措施
從上述中可以看出,目前國內一些醫院的醫療器械維修工作存在很大的問題,隨著醫療器械的科技化,維修工作也應該逐步實現科技化。因此,互聯網在醫療器械維修工作中的應用備受社會關注,下面筆者就結合我院利用互聯網在醫療器械維修工作中的具體應用進行論述。圖1互聯網在我院醫療器械維修工作的具體應用
2.1互聯網遠程診斷功能在醫療器械維修中的應用
互聯網遠程診斷功能給醫療器械維修工作帶來一定的便捷性,一旦醫療器械出現故障時,維修人員就可以通過遠程功能,聯系到器械的工程師,第一時間與他們商討解決對策。同時,通過互聯網遠程診斷功能,還能與醫療器械的廠家進行直接聯系,利用遠程診斷技術對故障器械進行診斷,購買必要的元件。
2.2計算機技術在醫療器械維修中的應用
一方面是單片機技術在醫療器械維修中的應用,該技術的主要目的是控制作用,如單片機可以通過分析儀器產生導聯信號,幫助醫生得到準確的診斷結果。另一方面是醫療器械維修管理系統的更新,主要是SQL2000數據庫平臺[2]。管理系統具有很強的實用性,能對維修進行合理的監督,共享維修所需要的資料,了解更多器械的信息,進而更好的開展維修工作。
2.3互聯網搜索引擎在醫療器械維修中的應用
搜索引擎是很多行業開展工作的重要渠道,在醫療器械維修工作中,維修人員常常會遇到一些難以解決的問題,就可以借助搜索引擎。目前國內最主要的搜索引擎是百度、360、谷歌等?;ヂ摼W搜索引擎在醫療器械維修中的應用可以通過以下幾個步驟來實現:1)初步查找。主要針對一些沒有完整資料的醫療器械,可以采用關鍵字查詢法,如我院之前有臺沒有說明書的器械,出現PH酸度計測量不準故障,筆者就在百度輸入“PHs-3C酸度計原理”,了解這臺器械的名稱、結構等,以便更好的開展工作。2)電子元器件查尋。醫療器械的元器件維修必須清楚其功能和參數,維修人員就可以借助搜索引擎進行查找。3)電路圖查找。如在百度的圖片搜索中輸入“超聲波霧化器電路圖”,就能找到霧化器電路圖的相關資料。
2.4互聯網數據庫在醫療器械維修中的應用
醫療器械維修數據庫存儲了大量的專業的醫療器械維修資料、期刊、文獻、專著等。我院同其他醫院一樣,購買了中國知網、維普、萬方等數據庫,通過數據庫能直接查找一些具有價值的資料。筆者經常通過數據庫下載一些別人的經驗之談,這些資料都是具有專業性和科研性的,而且內容比較完整。
2.5互聯網專業網站在醫療器械維修中的應用
網絡上有很多專業的醫療器械維修網站,如醫療維修在線()、醫療檢驗儀器維修網站()等。我院在醫療器械維修工作中很好的利用了這些專業網站的資源和知識,通過借鑒別人的一些經驗和維修方法,更好的完成維修工作。筆者經過多年的積累,總結出了幾點經驗,能夠在這些網站中快捷的查找到自己的資料。如想在醫療檢驗儀器維修網站查找有關生活分析儀的資料,可以在百度輸入“生化分析儀site:”,如想在醫療維修在線查找有關呼吸機的資料,可以在百度輸入“呼吸機site:”。
抽取本院糖尿病患者42例,其中男25例,女17例,他們的年齡為32-63歲,平均年齡為(43.5±6.3)歲。他們的病程為0.8-13年,平均病程為(5.2±1.3)年。根據隨機數字法將他們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21例。全部患者均確診為2型糖尿病,均無嚴重并發癥發生。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基線資料不存在顯著差異性(P>0.05),有可比意義。
1.2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社區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再加上護理干預,護理干預措施如下
(1)建立患者檔案,定期隨訪。
記錄患者的基本資料,針對每例患者的具體病情分別進行護理干預。定期隨訪,掌握患者的飲食、睡眠、用藥、體育鍛煉、病情變化等情況,并測量他們的各項指標;
(2)健康教育。
向患者及家屬進行糖尿病健康教育,讓他們了解糖尿病的發病機制、治療方法、應該注意的問題、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容易發生的并發癥、飲食等方面的知識??梢詫λ麄冮_展知識講座,并讓他們互相交流,再針對患者不明白的問題一一解答,發放一些相關健康手冊,讓他們回家閱讀;
(3)飲食干預和運動干預。
要有效控制血糖,就要加強飲食控制,根據患者個體情況,幫助他們制定飲食計劃。主食可以選淀粉類食物,要多食用新鮮的蔬菜和水果,禁煙酒,不可食用過多糖類食物,還要少進高脂肪的食物。飯后一小時可交代患者進行適量的體育鍛煉,如打太極拳、做廣播操、散步等,運動可促進糖氧化,讓胰島素敏感度增強,可幫助血糖下降。但在運動時要保持適當的運動量,以每個星期五次為宜,每次半個小時,若感到不適,要立即停止運動;
(4)藥物干預,有效預防并發癥。
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藥物時要嚴格遵醫囑,護士要向患者耐心解釋規范使用藥物的必要性,指導患者正確、合理使用藥物,在注射胰島素時,要掌握注射方法、注射部位等,注射時要密切觀察患者的反應情況,并避免注射后發生低血糖。有效的干預護理可減少并發癥的發生。尤其是老年糖尿病患者,他們的皮膚抵抗力下降,最容易發生糖尿病足,一旦皮膚破損,很容易發生感染,傷口難以愈合。因此,要做好足部衛生工作,同時還要注意低血糖并發癥發生,告知一旦發生低血糖的急救方法;(5)心理干預?;颊甙l生糖尿病,需要漫長的治療過程,難免產生煩躁不安、悲觀失望等不良情緒。作為護理人員,非常有必要對他們進行心理疏導,多和他們有效溝通、交流,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保持樂觀情緒,讓病情盡快恢復。
2結果
觀察組通過干預護理后,較對照組對糖尿病有了更充分的認識,血糖水平控制情況優于對照組,且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改變,觀察組患者的疾病恢復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觀察組21例患者中,有20例患者對護理干預感到滿意,只有1例患者不滿意,而對照組只有15例患者感到滿意,6例患者不滿意。由此可見,兩組存在明顯差異性(P<0.05),具有統計意義。
1臨床資料
本組27例壓瘡病例中,25例系院外帶入,2例為院內不可避免發生,男16例,女11例,年齡54~93歲。27例壓瘡病例共發生壓瘡65處,其臨床資料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壓瘡的多發部位為骶尾部、髖部和臀部,且以Ⅱ、Ⅲ、Ⅳ期為主,尤以Ⅲ期最多。
表127例65處壓瘡的分布情況(略)
2中西醫結合局部治療方法及步驟
2.1創面清洗Ⅱ期創面以生理鹽水清洗;Ⅲ、Ⅳ期創面先用3%過氧化氫溶液清洗,清除厭氧菌,Ⅳ期創面還應清除周圍壞死組織,再用生理鹽水清洗。
2.2周圍皮膚消毒可用75%的酒精或碘伏消毒壓瘡創面周圍皮膚。
2.3艾條灸法將艾條一端點燃,于壓瘡部位做雀啄食樣動作,使局部感到溫熱,每日1~2次,每次30min。
2.4物理治療TDP燈照射,對正壓瘡部位距離25cm,每日1~2次,每次15~30min。
2.5局部藥物治療(1)中藥擦劑:將以黃芪、黃連、黃柏等七味中藥為主要成分自制的“黃藥水”滅菌后涂擦于壓瘡創面。(2)片劑粉末:將痢特靈片劑粉末涂于壓瘡創面。(3)針劑:將慶大霉素針劑涂擦于壓瘡創面。(4)噴劑:將阿米卡星噴劑噴于壓瘡創面。(5)軟膏:將百多邦軟膏涂擦于壓瘡創面。
以上所列舉的局部藥物治療方法可根據病人實際情況選擇或組合。
2.6創面覆蓋淺表創面可用潰瘍貼覆蓋;創面大或深者可選用無菌紗布或紗布墊覆蓋,以保持良好的透氣性。
3療效評定標準
治愈:潰瘍愈合,痂皮脫落;顯效:創面干燥無分泌物,潰瘍縮小,有肉芽組織生長;好轉:創面滲出物減少,潰瘍面無擴大;無效:創面滲出物未減少,潰瘍面無變化或擴大[2]。治愈時間:從開始用藥到完全愈合的天數。
4結果
本組27例65處壓瘡經中西醫結合治療及護理后,其結果見表2。表2中除3例(含10處壓瘡)死亡和2例(含5處壓瘡)自動出院共15處壓瘡治療顯效或好轉外,其余22例(含1例行皮瓣移植)50處壓瘡全部治愈。
表227例65處壓瘡的治療及護理效果處(略)
5護理措施
5.1避免局部長期受壓睡氣墊床,經常更換臥位,鼓勵和幫助病人翻身,翻身實質上是彌補機體對生理反射活動失調的主要措施,每2~3h翻身1次,不得超過4h。
5.2避免局部皮膚受刺激摩擦力是機械力作用于上皮組織,能去除外層的保護性角化皮膚,增加皮膚對壓瘡的敏感性[2]。因此,床鋪應保持平整無皺折、清洗干燥無渣屑,搬動病人時應避免拖、拽、扯、拉等動作。對大小便失禁的病人應及時更換尿墊,保持皮膚和床褥的干燥。
5.3增加病人營養,增強全身抵抗力病情允許情況下給予高蛋白飲食,不能由口進食的病人,應考慮由靜脈補充或管喂飲食,以增強病人全身的抗病能力。
5.4加強壓瘡的健康宣教,促進病人及家屬樹立壓瘡康復的信心27例壓瘡病人中有2例壓瘡病人自動出院,說明病人和家屬已放棄了治療護理壓瘡的機會。因此向病人和家屬講解壓瘡發生的原因、治療及護理措施,并說明壓瘡是可以治療和預防的,鼓勵他們與醫護人員積極配合,樹立康復的信心是非常必要的,這也是護士對病人和家屬進行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內容。
6討論
文中所列舉的一系列中西醫結合局部治療方法,其治療成本低廉,為病人節約了醫療費用,減輕了病人家庭的經濟負擔和心理負擔。同時操作方法簡便,治療效果肯定,易于被病人和家屬接受,多次得到病人、家屬的稱贊和感激。
臨床接觸的壓瘡多為Ⅱ~Ⅳ期,多有破潰膿液或壞死組織,因此在治療護理過程中,應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對感染的創面應徹底控制,以免發生嚴重的血液感染而加重病情,有的甚至可因此而危及生命。
中醫學認為壓瘡的發病機制為氣血虧虛、氣滯血凝、經絡受阻、肌膚失養而漸致壞死潰爛,行氣活血、散瘀通絡、解毒祛腐生肌乃對癥之治則。艾灸可使局部組織血行旺盛、血供充足,減輕組織水腫,促進肉芽組織的增生。同時艾灸在局部產生的溫熱或輕度灼痛刺激,可促使炎癥被迅速吸收、創面干燥。另外還可以調整人體生理功能,提高機體抵抗力,從而達到治療目的[3]。自制的“黃藥水”以黃芪、黃連、黃柏等七味中藥配制而成,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因此運用中醫中藥治療壓瘡可達到腫消痛止、膿去瘡愈的目的。
壓瘡多見于病情危急、長期臥床、大小便失禁、肢體癱瘓、營養失調、代謝障礙等病人。因此治療壓瘡的同時應加強全身支持療法,注重全身營養。同時還應及時對壓瘡的滲出物或壞死組織做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改善神經營養狀況,局部治療效果才會更明顯[4]。
壓瘡病人身心都承受著極大的痛苦,從表1可以看出,院外帶入壓瘡多以Ⅱ~Ⅳ期為主,護理工作繁瑣、家屬厭倦、對治療缺乏信心等都會給疾病的轉歸和護理工作帶來許多麻煩和問題。因此,預防和治療壓瘡是一項艱巨而又繁重的護理工作,它需要全過程的細心觀察和周到護理。我們在護理工作中要樹立強烈的責任意識和高度的同情心,制訂周密有效的預防護理和治療計劃,壓瘡的發生率就會降低到最低限度,壓瘡的治愈率就會極大地提高,療程就會縮短,從而減輕病人的痛苦,有利于病人康復[3]。
【參考文獻】
1張水蘭,時紅梅.壓瘡的護理進展.實用護理雜志,2002,18(11):60-61.
1個人賬戶的基本知識
(1)個人賬戶設計的初衷。我國實行個人醫療賬戶的目的是通過對勞動者在職期間的強制性儲蓄達到部分醫療自我保障,抑制醫療費用的過快增長和醫療資源的浪費。展開來講,建立個人賬戶主要出于兩個目的:一是明確個人在醫療保障中的責任。即個人要為自己的賬戶繳一部分費用,個人賬戶用于支付門診或小病費用,用完賬戶里的錢后由個人自付;二是通過明確個人賬戶屬于個人所有,促使個人主動約束不合理的醫療消費。從功能上講,支付現時醫療費用是個人賬戶的直接功能,約束醫療行為和積累醫療基金是間接功能。
(2)個人賬戶的優點。第一,個人賬戶的選擇和建立對平穩地解決公費勞保醫療向社會醫療保險過渡發揮了積極作用,極大地緩解了經濟改革特別是國企改革給職工帶來的震動。第二,個人賬戶的建立彌補了共濟型醫療保險的缺陷,使我國的社會醫療保險制度更有可持續性。
(3)個人賬戶的資金來源。個人賬戶資金來源于兩部分:一是職工個人繳納的醫療保險費全部記人個人賬戶;二是用人單位檄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按30%左右劃人個人賬戶,具體比例由統籌地區根據個人賬戶的支付范圍和職工年齡等因素確定。個人賬戶的本金和利息歸個人所有,可以結轉和繼承。
2個人賬戶推行中存在的問題
2.1設計違背了社會醫療保險的基本原則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課題組在報告中指出個人賬戶的設立降低了醫療保險的互濟功能。個人賬戶屬于個人所有,沒有互助互濟,不能在群體之間分散醫療風險?,F行個人賬戶制度規定的支付范圍很不合理,這不僅會導致當期基金供給減少,統籌壓力加大,也不能讓個人賬戶在參保人醫療風險出現時發揮更有效作用。
另外,個人的醫療衛生服務需求是隨機性的,不可能先積累后消費;引人積累制并不符合醫療需求規律?!按蟛〗y籌,小病自費”的制度設計,違背了“預防為主”的醫學規律。另外個人賬戶支付的只是門診費用,是小額的醫療費用,這都不是個人醫療費用風險所在。而醫療保險基金主要是用來防御疾病風險,所以作為基金之一的個人賬戶是不符合保險原理的。
2.2主管部門監督不力
(1)監督人員不足,手段困難。醫保部門的編制,多是在醫療保險制度建立之初確定的,隨著參保覆蓋面的擴大和參保人數的不斷增加,醫保部門的工作量在不斷加大。而人員卻沒有增加,因此人手不足是醫保部門面對的普遍難
(2)沒有專門的監督機構。目前,除了作為主管部門的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還沒有一個機構和部門對醫保中心的業務進行直接監督。就醫保中心而言,醫保定點機構的選擇、日??己伺c監管,還有醫保定點機構的報銷,都是醫保中心說了算。這種“自我監督”的運作模式,也使得監督相對缺乏。
2.3個人賬戶管理成本高,收益小
個人賬戶的建立需支付很大的管理成本。醫療保險經辦機構要建計算機網絡系統、向參保人發放個人賬戶卡。參保人持卡就醫、購藥后,醫保經辦機構還要通過網絡系統向醫療機構結算費用,并在結算過程中對是否合理診治和用藥進行監督和審核。加之小額醫療費用面廣量大。更增加了管理的難度,個人賬戶的管理成本大,收效小也就成了必然。
2.4個人賬戶的約束功能沒有實現
制度設計的初衷是通過個人賬戶控制醫療消費,但運行中不僅沒有達到目的,甚至起到了反向刺激作用。參保人員對個人賬戶認識有誤區,認為個人賬戶的基金歸自己所有,是自己的錢,可以隨便花,加之個人賬戶資金中有一部分來自單位繳費,人們對賬戶資金的珍惜程度便遠遠不如對個人手中的現金的珍惜程度了。
2.5個人賬戶的積累功能沒有得到體現
在積累方面,一些地方的管理松弛也使積累功能得不到體現。由于個人賬戶管理的工作量大,參保人又希望使用個人賬戶更方便,相當一部分地區醫保經辦機構對個人賬戶的管理十分寬松,不僅沒有相應的監督、審核,有的甚至完全放開不管,“只管建賬、不問去向”。加之部分參保人員對醫療保險卡的作用認識有誤,認為卡不是錢,隨意借用給他人刷卡購藥,或者一人參保全家持卡購藥這便加快了個人賬戶基金的流失。使得個人賬戶積累的功能受到限制。
3個人賬戶的出路
個人賬戶出現了太多的問題,從其設計到其運行操作,都顯得象個爛柿子,所以有專家提出要廢除個人賬戶,如中國社科院社會所研究所社保專家鄭秉文所認為,取消個人賬戶是大勢所趨。有報道還透露,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正在研究“個人賬戶的存廢”問題。
那么個人賬戶應不應該取消呢?筆者認為醫療保險個人賬戶雖然問題很多,但是它的存在是有必要的,當前中國老百姓已把個人賬戶視為國家給予的一種福利,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取消個人賬戶,容易引起強烈反應。所以對于個人賬戶應當采取改進的態度,逐漸淡化其功能和作用。
最先在療保險制度中引入個人賬戶的國家是新加坡。新加坡于1984年建立了強制儲蓄型個人賬戶,用于支付職工本人和家庭(配偶、子女、父母)的住院醫療費用和一些昂貴的門診費用。它強調家庭的責任,不注重社會共濟。根據對新加坡的個人賬戶的了解和中國的實際國情,筆者認為中國的個人賬戶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3.1引入互濟功能
個人賬戶的設計沒有體現社會保障的互濟性,這也是它不能夠健康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個人賬戶設計之初就是歸定由個人支配的,所以既便在最早使用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的新加坡,互濟的問題也很難解決,但是新加坡政府作出了一定的措施——調整了個人賬戶的功能,允許個人自愿從賬戶中拿出一定額度參加大病統籌或互助醫療保險;同時對醫療保險個人賬戶積累規定了最高限度。
根據我國個人賬戶的運行情況,調整個人賬戶的功能是十分必要的。重新定位個人賬戶功能,調整個人賬戶管理方式。是解決問題的必然選擇。在個人賬戶上,政府應控制其規模,適當放松對個人賬戶管制,允許并鼓勵參保單位將個人賬戶定向用于基層醫療機構的門診保障,將互濟引入個人賬戶使用。
3.2推廣健康保險
從數據統計中可以看出,目前個人賬戶變“購物卡”的現象主要在健康人群中存在,針對這種情況,應該認真研究的是健康人群的個人賬戶使用問題,使其更有效地發揮作用。
有專家提出,可以在健康人群中通過推廣健康保險來完善個人賬戶制度。我國的醫療保險制度主要是針對參保人員中患有疾病的人通過保險的方式給予事后經濟補償,是疾病保險,不是兼有預防保健功能的健康保險。而許多國家的醫療保險已經從疾病保險向健康保險過渡。相比之下。這是一種更為積極的保障方式,因為只有預防抓得好,患病的人才少。如果基本醫療保險與預防保健能夠結合起來,使得那些還沒有得病的健康人和亞健康人能夠用自己個人賬戶內積累的資金用于健康保健和疾病預防上,既有利于減輕醫療保險基金的負擔。也有利于實現健康的最終目標。而基本醫療保險與預防保健結合的途徑,也使得個人賬戶找到了發展出路。
3.3建立激勵型個人賬戶
我國,既沒有政府保證的基本利率,也沒有考慮對患者使用個人賬戶資金的額度做出限定。因此,賬戶持有人存在著提前支取和使用不斷貶值的個人積累的強烈動力和充分自由。
所以,要實現個人賬戶的積累目的,都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更重要的是引導。政府在監督其??顚S玫耐瑫r,要限制提前過度消費和鼓勵儲蓄動機。
這就要求建立激勵型賬戶?,F在有很多職工雖然參保了,但仍對有病時多不愿支付現金,如有可觀的個人賬戶來支付,則能解決很大的問題。所以應當提高個人賬戶的利率,以吸引更多的職工自覺地積累個人賬戶里的基金。如此反復則使個人賬戶的基金越積越多,產生“滾雪球”效應。職工的富足感和安全感也隨之建立。為鼓勵積累,在計息方面,應高于同期的銀行定期利率。
如果能對激勵型賬戶合理的操作,那么便能增強參保職工對個人賬戶的合理使用的意識,使醫療保險工作進入良性運行軌道。
3.4放寬個人賬戶使用范圍,宣傳個人賬戶的用途
個人賬戶的使用范圍被規定的過死,應當有管理地放寬個人賬戶使用范圍,由個人支配,定向用于與醫療相關的用途。也就是說允許個人賬戶支付門診醫療費用或其他醫療費用外,也可以為自己購買保險,用于預防、體檢等。另外,許多人雖然建立了個人賬戶,但是對個人賬戶的了解還很不足,所以有關部門應當宣傳個人賬戶對參保人的益處。使其主動參加,積極有效的使用個人賬戶,使其發揮出更有效的作用。
3.5加強對醫保定點醫院、藥店的管理。改進管理措施
針對醫院藥店出現的違規現象,許多地方出臺了相應的措施,其中鎮江的一些做法是比較成功的,可借鑒性很強。具體做法是:
①加強醫保行為管理,大力推進社會監督機制成立醫保行為督查小組,專門負責醫保行為的督查工作。讓社會直接參與醫療保險行為的監督,使醫療機構和參保人員的醫保行為得到進一步規范。
多參數監護儀是臨床護理中的重要設備,該設備可以監測病人的心電、血壓、血氧飽和度、呼吸率、脈率和全溫等生理參數。目前,國內普遍使用帶有CRT或LCD顯示屏有便攜式監護儀,該儀器能夠進行實時的數據和波形顯示,并且操作比較靈活,因此主要用于協助醫生診斷和分析病人的病情。然而由于其體積較大、耗電量高(接220V交流電或內置電流),因此不便于病人隨身攜帶,更無法同時對多個病人進行監護。本文設計的無線集散醫療監護系統坷以彌補上述之不足。該系統由于采用三個獨立的OEM模塊進行生理參數測量,每個模塊分別和一個具有無線收發功能的控制顯示模塊相連構成獨立的裝置,因此每個模塊的耗電量大為減少,何種也相應減少。病人可以根據不同的需求選擇不同的模塊使用,每個模塊上的LCD顯示屏可以實現顯示測量信號是否正常。所有這些模塊都跟上位機進行無線信息交互,PC機可以給每個模塊注冊一個唯一的序列號,并可以訪問每個模塊的信息,對該信息進行存儲、分析、顯示、報擎等,這樣就非常方便地實現了許多模塊的擴展,即實現對這多個病人的實時監護。
1系統結構及工作原理
該系統主要由硬件和軟件兩部分構成。硬件主要包括PC機和三種獨立的模塊,即心電模塊、血氧模塊和血壓模塊,這三種模塊都是由OEM模塊和控制顯示傳輸模塊組成。心電模塊主要用來測量心電、呼吸率、體溫等參數;血氧模塊主要用來測量血氧飽和脈率等參數;血氧模塊主要用來測量血氧飽和度和脈率等參數;血壓模塊用來測量血壓參數。軟件部分主要是上位機的中央監護軟件,包括數據庫部分和用戶界面。圖1是無線集散醫療監護系統的結構框圖。
圖1
圖1中,各OEM模塊都和PC機通過無線傳輸模塊進行串口通訊來交換信息。各OEM模塊采集的數據在PC機上進行處理后被存儲。用戶可以在中央監護軟件界面上選擇任意模塊查看實時采集來的數據或波形,軟件可對數據自動作出分析,發現異常及時發出報警信號。
2各模塊功能與特點
2.1控制顯示傳輸模塊
控制顯示傳輸模塊以Atmega161單片機為核心,外接WGM-12864圖形LCD模塊、按鍵和NRF903無線收發模塊。其電路結構如圖2所示。
Atmega161是Atmel公司生產的一款低功耗CMOSRISC的8位單片機,其具有1MIPS/MHz的性能,16K字節的FLASH,512字節的EEPROM,1K字節的存儲器,35個通用I/O口,32個通用工作寄存器,三個定時器,內外中斷源,兩個可編程的UART、SPI口以及三種可以通過軟件選擇的節電模式。
WGM-12864B模塊是單色圖形點陣液晶顯示模塊,點陣數為64×128。其8位數據線與Atmega161的PA口相連,D/I表示數據總線上的信號是點陣數還是控制命令字,R/W表示當前操作是讀或寫操作,E是使能控制端,RST是復位端,CS1、CS2是左右點陣區選端。PC1、PC2、PB1、PB0為功能選擇鍵,可以和LCD一起形成菜單方式的人機交互界面,控制相應的OEM模塊。在工作模式下LCD可以顯示從OEM模塊獲取的相關數據信息。
NRF903模塊是無線收發模塊。NRF903是NORDIC公司推出的單片無線收/發一體芯片,它采用Bluetooth(藍牙)核心技術設計,在一個32腳的芯片中包括了三段高頻發射、高頻接收、PLL合成、I/Q調制、I/Q解調、多頻道切換、異步通訊接口等,其編程接口CFG_CLK(配置寄存器時鐘)、CFG_DATA(配置寄存器數據)、CS(配置寄存器片選)分別和Atmega161的SPI口PB7(SCK)、PB5(MOSI)、PB4(SS)相連,可對工作頻率、通道、輸出功率和輸出時鐘頻率等參數進行編程設置。設置CS為高電平,來自單片機的14位控制字,在每個CFG_CLK編程模式時鐘信號的上升沿,將CFG_DATA端上的邏輯值寫入組態寄存器,編程信息被裝入,參數設置完成。STBY、PWR_DWN分別和Atmega161的PD6、PD5相連,可以設置為待機或掉電模式。數據接口DATA和Atmega161的一個UART1口相連,用來接收和發送數據。TXEN腳和PD7相連,用來控制數據的收發。
圖2
2.2心電OEM模塊
心電OEM模塊采用北京邁創通元電子儀器有限公司的BT007七通道心電板。BT007能夠自動測量人體的心電波、呼吸波、心率、呼吸等、體溫等參數,具有如下特點:同步七通道心電波,四級程控增益,三級濾波方式(診斷方式、監護方式、手術方式),起博脈沖抑制功能,導聯脫落報警,心率范圍20~250BPM,抗除顫及電刀干擾,阻抗呼吸,呼吸率范圍5~99BPM;采用雙體溫測量,測量范圍為0~50℃,顯示精度0.1℃,測量精度0.2℃。與用戶的通訊接口與UART串口通訊方式,內部有兩種通訊協議:同步三通道心電協議與同步七通道心電協議,可以通過跳線選擇。同步三通道心電協議的特點為:19200波特率,8位數據,1個起始位,一個停止位,無奇偶校驗位;同步七通道心電協議的特點為:28800波特率,8位數據,1個起始位,一個停止位,無奇偶校驗位。可以通過MCU向該模塊發送控制字,控制心電增益、濾波方式等;心電板向MCU傳送的數據,以1個字節數據頭加若干字節數據為一組,成組發送,其中數據頭為251~254,數字字節為0~250。MCU可以對這些數據進行歸類存儲、分析、顯示并實時傳送給PC機。
2.3血氧OEM模塊
血氧OEM模塊采用北京邁創通元電子儀器有限公司的DIGISAT脈搏血氧模塊。該模塊通過TTL電平的UART口與MCU進行通訊。它可以提供如下數據:動脈血氧飽和度、脈率、體積掃描圖、棒圖、信號強度和狀態信息。它的通訊協議和BCI通訊協議兼容,數據傳送波特率為4800bps,傳送格式為:8位數據+奇偶傳送波特率為4800bps,傳送格式為:8位數據+奇偶校驗位+1個停止位。每秒鐘向MCU發送60個數據包,每個數據包為5個字節。
2.4血壓OEM模塊
血壓OEM模塊采用北京邁創通元電子儀器有限公司的BTN602無創血壓測量模塊。該模塊也通過TTL電平的UART口與UCM進行通訊。其接收外部命令后,完成相應操作,返回系統狀態和相應數據。數據格式為:起始位+8位數據位+1位停止位,無奇偶校驗位,波特率為4800bps。
圖3
3軟件系統的設計——中央監護軟件
1 醫療護理中的常見法律問題
1.1 大意與瀆職 入院前急救疏忽大意:①呼救電話接聽不詳,救護車空跑,延誤搶救時間;②出診不及時,不能及時趕到急救地點,延誤搶救時機;③途中觀察病情不仔細,使患者失去搶救機會。
在醫院內就醫過程中,護士未認真履行職責:①不執行查對制度,給患者打錯針、發錯藥;②輸血時血型錯誤,引起溶血反應;③不認真巡視病房,患者病情惡化未及時發現;④值班人員擅自離崗,造成急危重患者搶救不及時死亡等。
以上種種不負責任的行為如出現嚴重后果,構成醫療事故,則當事人須承擔刑事責任。我國《刑法》規定:“醫護人員由于嚴重不負責任造成就診人死亡或嚴重損害就診人身體健康的,處三年有期徒刑或拘役?!?/p>
1.2 侵權行為 侵權行為是指當事人對他方權利的侵害而給他方造成損失的行為。根據我國有關法律規定,在醫療關系范疇內,患者享有的特殊性權利包括生命健康權、知情同意權、安全權、求償權、受尊重權、獲取知識權、選擇權、監督權和復印病歷的權利,以及保護隱私權。而護理侵權主要表現為侵犯患者的自由權、知情同意權、隱私權、身體權、生命健康權和名譽權等。根據筆者的醫療實踐,侵犯患者權利的行為主要包括以下幾種情況:
1.2.1 侵犯患者的生命健康權 護士在職業過程中,由于護理不當、技術不精或工作不負責任等原因給患者健康帶來損害甚至死亡的差錯事故,是對患者生命健康權力的侵犯。
1.2.2 侵犯患者的知情同意權 患者有權利了解所患疾病的信息,有權利根據自己的條件選擇醫務人員和治療護理方案。醫務人員也有義務將疾病治療護理信息告知患者。如果在患者不了解有關情況或不同意某種檢查、治療方案時強行制訂護理計劃并付諸實施,就侵犯了患者的知情權。
1.2.3 侵犯患者的隱私權 常常表現為護士在執業時違反保守醫秘的原則,違法窺探患者的隱私;或者利用職權非法搜身;擅自公開患者的健康資料,泄漏患者的隱私等。
1.3 藥品使用不當所引的法律糾紛 在醫療過程中使用假劣藥品,無批準文號,無進口藥品證書藥品;濫用毒麻藥、、非處方藥品,利用職權之便為他人提供毒麻藥品,造成吸毒、販毒等,均易引起法律糾紛,嚴重的甚至會造成犯罪。
1.4 特殊法律問題 ①患者遺囑:有的患者臨終前,因其家屬不在場,或由于護士長期護理患者,獲得患者的信任,要求護士做遺囑見證人時,必須兩名護士在場,護士不能干擾遺囑人意愿(如插嘴、提建議等)。同時要記錄遺囑人當時的精神狀態、身體狀況,特別是精神狀態。遺囑人因感激向護士饋贈遺產時,護士最好謝絕,否則將卷入到不必要的法律糾紛中;②安樂死:安樂死并未得到我國法律的承認,所以,護士不能隨意執行安樂死,否則很容易引起法律糾紛;③受禮及受賄:患者病愈或得到優質的護理服務后,出于感激心理,自愿向護理人員饋贈少量紀念性禮品,原則上不屬于賄賂范疇;但若護理人員主動向患者索要并接受其作為酬謝而奉送的巨額錢物,則是違法犯罪行為。
2 醫療護理的法律分析及對策
如前所述,醫護工作本質上是服務合同,但有其特殊性?;卺t患關系作為特殊的法律關系,對于醫護工作的職業道德要求也更高。這樣看來,完善醫療護理工作則需要從這兩方面關系中同時入手。一方面,醫護工作講究技術,如果學藝不精,技術不過關,即便有一顆愛心也無濟于事;另一方面,即便技藝精湛,水平非常高,但缺乏職業道德與法律觀念,仍然是于事無補。因此,筆者認為,應從如下幾個方面加強護理工作的培訓與教養。
3.1 強化法制觀念,加強法律知識學習 護士在執業過程中一定要認真學習法律知識,做到知法、懂法、用法律來約束自己的行為,時刻牢記法律就在我們身邊,否則容易造成“好心辦壞事”的局面。我們一定認識到我們護理工作者背負的責任,一定要小心謹慎、盡職盡責地為患者服務,保證護理安全。
3.2 提高抗風險能力 醫療護理工作是一種高風險的職業。在法律上醫護人員無法承擔這種高風險的責任時,應事先征得患者的同意,必要時履行簽字手續,這既是尊重患者的權利也是護士自我保護的需要。
抑郁癥多歸屬于中醫學“郁癥”范疇,其病機改變以肝氣郁滯為主,舒暢氣機是治郁的基本大法。采用柴胡疏肝散為主方加味,治療抑郁癥38例,療效較滿意,報道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 38例均為門診病例,其中男12例,女36例,年齡25-62歲,30-45歲占90%,病程4個月至15年,38例中有8例經服西藥效果不佳而轉用中藥治療,30例為單純服用中藥,所有病例均按CCMD-Ⅲ診斷標準診斷,中醫以臟腑辨證為主,進行辨證分型。
1.2治療方法以口服為主,每日一劑兩次分服,每劑藥共煎煮兩次,每次約200ml,40-60劑為一療程,38例在治療前進行抑郁量表(HAMD)測量,均在17分以上,其中17-19分6例,20-25分30例,27分2例,并按常規進行體溫、脈搏、呼吸、血壓、肝功等檢查。
1.3治療前及治療中按中醫常規進行四診,結果舌苔薄白者10例,舌苔白膩18例,白膩略黃苔10例,脈象見弦脈8例,弦滑脈16例,弦數脈8例,弦澀脈6例。
1.4基本方藥組成柴胡12g 枳殼12g 川芎12g 白芍12g 當歸12g 香附15g 陳皮15g 炙甘草6g
1.5 辨證分型
其中肝郁氣滯22例藥學論文,肝郁脾虛8例,氣滯血瘀8例
2.辨證論治
2.1 肝郁氣滯
主癥:情緒不穩,時高時低,焦慮不安,頭脹,頭痛,坐臥不寧,夜不能寐,嚴重者整夜不能入睡,易怒心煩,二便正常、舌紅、苔白膩、脈弦。兼癥、胃脘不適,胸脅脹痛,食少納呆,女子可見月經不調、痛經或閉經、舌脈、舌紅苔白厚膩、或黃苔少津、脈弦或弦數。治法:理氣解郁。方藥:柴胡疏肝散,若女子月經不調者,可配合郁金、益母草;頭痛頭暈加石決明、磁石、珍珠母。
2.2 肝郁脾虛
主癥:情緒抑郁,多愁善感,少寐多夢,食欲下降,神疲乏力,脅肋脹痛,時有太息,腹脹。兼癥:胸悶,腹痛,痛瀉,便溏,婦女痛經,閉經或月經先后無定期。舌脈:舌質淡紅或淡白。脈細或沉細。治法:健脾益氣解郁。方用柴胡疏肝散加黃芪12g,黨參10g,白術12g,酸棗仁10g,遠志10g,大棗6枚。
2.3 氣滯血瘀
主癥:精神抑郁,情緒不寧,少寐多夢,頭痛,頭暈,身體某部位有發熱或麻痛感。兼癥:女性伴閉經或月經后期,經色暗紫或有血塊。舌脈:舌暗或有瘀點,苔白膩論文開題報告。脈弦澀。治法:理氣化瘀。方藥:柴胡疏肝散加桃仁15g,紅花15g,赤芍15g,丹參15g。
3.療效觀察
3.1 療效標準:
療效標準按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1958年制定的標準分級評定療效,共分四級,即治愈、顯效、好轉、無效。38例中治愈27例(71%),顯效6例(15.7%),好轉2例(5.2%),無效3例(7.8%)。
3.2 療效與辯證分型
其中對肝郁氣滯型抑郁癥療效最佳,治愈20例,好轉4例。肝郁脾虛型抑郁癥治愈5例,顯效2例,好轉1例,氣滯血瘀型療效一般,顯效1例,好轉2例,無效3例。
4 討論:
近年來,抑郁癥的發病率有增加趨勢,該病目前主要采用心理疏導,藥物治療,在我國以藥物治療為主。西藥治療雖有一定療效,但存在易產生藥物依賴性及其他不良反應,用中藥治療,發揮中藥優勢,已成為治療抑郁癥的重要手段。